治療面神經損傷首先需要查找到其準確病因,隨后才能順利進行系統的治療,否則可能導致誤治,久治不愈的狀況的嚴重后果出現。病毒直接侵襲面神經是導致面神經損傷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長時間不能排泄壓力,或者是以往創傷或手術造成的局部瘢痕粘連,也是面神經損傷發病的常見因素。
誘發面神經損傷的9大因素
1、面神經損傷,可能是切斷、撕脫、鞘膜損傷及骨片壓迫等。損傷部位按發生頻率如下:
(1)鼓室段
特別是當骨管有裂缺,神經下垂入卵圓窗龕,行鐙骨手術時損傷。
(2)錐體段
在硬化型乳突,天蓋低,尋找鼓竇時損傷。
(3)垂直段
多要清除面神經后氣房時損傷。
(4)迷路段
在行中顱窩徑路到達內聽道時,或行半月神經節手術時損傷。
2、術前原有面神經癱瘓癥狀,但未及時發現。
3、以往創傷或手術,局部瘢痕粘連,正常神經解剖位置異常,神經纖維扭曲。
4、手術外傷史,可能因面神經解剖異常,炎癥引起的骨衣水腫、修復性的骨質增生(骨質增生【譯】:由于構成關節的軟骨、椎間盤、韌帶等軟組織變性、退化,關節邊緣形成骨刺,滑膜肥厚等變化,而出現骨破壞。)、病變破壞等造成解剖標志不清,或使用電鉆時沖洗不夠造成熱傷。
5、血管鉗或鑷子鉗夾,或皮下組織折疊縫合時。
6、皮下組織過度牽拉、提緊。
7、急性發作期,手術容易損傷面神經或引起術后面神經炎性傳導阻滯。
8、行聽神經瘤手術時損傷面神經。
9、在神經外科行三叉神經手術后發生的面神經麻痹,乃因巖部骨管缺損造成面神經或膝狀神經節損傷。
溫馨提示:面神經損傷會使身體出現相關病變,肝、腎、臟腑功能、微血循環系統都會受之影響,久而久之,則會導致腦、腎、臟腑功能衰竭,危害人身健康、危及生命,后果不堪設想,需要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參考文獻:《神經系統疾病》《神經系統疾病診療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