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過度疲勞
超過五分之一的面神經損傷患者發病前幾天有過度疲勞史,排在第二位。值得注意的是,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競爭越來越激烈,人們需要面對來自工作、學習、社交、家庭生活等各方面的壓力,有十分之一的面神經損傷患者承認得病前遇到了自己難以承受的心理事件,如調換工作崗位、親友患病、家庭危機等,這也是引發面神經損傷的原因之一。
2、受涼
調查顯示,有53%的面神經損傷患者發病前患側頭部受到過冷風、冷水等刺激,名列面神經損傷的原因排行的第一名。這說明面神經微循環障礙在面神經損傷發病過程中占了主導地位。很多患者是在體力活動后出了一身汗,為圖一時痛快,用電扇或空調對著頭直吹,殊不知此時人體的抵抗力正處在最低點,遇冷后面神經的血管發生了痙攣,導致面神經缺血水腫而引發了面神經損傷。
3、病毒性
帶狀皰疹病毒、腮腺炎病毒、流感病毒和風疹病毒侵入機體后,均易與面神經親和,使之充血、水腫,影響其功能的傳導,亦可能為引發面神經損傷的原因。
(1)帶狀皰疹病毒
帶狀皰疹病毒多潛伏在面神經感覺神經節內,呈休眠狀態。外傷、發熱等因素能激活潛伏在神經節內的病毒,活化的病毒經感覺神經纖維軸突下行至所支配的皮膚區,增殖后引起帶狀皰疹。可通過注射水痘-帶狀皰疹免疫球蛋白和疫苗來預防。
(2)流感病毒
流感病毒是一種造成人類及動物患流行性感冒的RNA病毒,在分類學上,流感病毒屬于正黏液病毒科。它會造成咳嗽、流涕、呼吸困難等急性上呼吸道癥狀,并借由空氣迅速傳播,在世界各地有周期性的大流行。由于流感病毒易發生變異,只有經常掌握流感病毒變異的動態,選育最新流行的病毒株,才能及時制備出有特異性預防作用的疫苗。
(3)腮腺炎病毒
腮腺炎病毒經飛沫傳播,易感者為學齡期兒童,好發于冬春季節。感染者會出現腮腺、舌下腺、顎下腺腫大、頭痛、發燒等癥狀。疫苗接種是有效的預防措施。
4、炎癥性
可能由潛伏性的分泌性中耳炎所致。在面神經損傷的治療過程中,行減壓手術時,常發現乳突氣房內含有棕黑色粘性液體,與非化膿性中耳炎中的分泌性中耳炎鼓室內分泌物頗相似。
5、血運性
可能由于血運供給紊亂致面神經缺血,一般認為這一學說比較合理,這種面神經損傷的原因是由于受涼風吹襲引起血管神經機能紊亂,致小動脈痙攣。當面神經發生水腫,因血管被壓迫,則缺血更為嚴重,使面神經的血液供應受到障礙,從而影響神經的傳導,支配面肌運動的功能暫失。若面神經血供的側支循環建立,則面神經的功能可以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