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斷:
CT軸位像可見鼻咽氣腔變形變窄,后壁軟組織增厚,密度均勻,與頭長肌相近,左右側對稱,前緣光滑或呈波浪狀,向氣腔突入,咽隱窩及咽鼓管咽口隱約可見或顯示不清,不同程度的阻塞后鼻孔,咽旁間隙清晰,鄰近骨質無破壞。CT軸位像測量,腺樣體指數≥0.70。
鑒別診斷:
(1)鼻咽癌:發病年齡較大,多有涕帶血絲史,CT檢查見咽后壁增厚的軟組織影,左右兩側多不對稱,咽隱窩不對稱性消失,咽旁間隙模糊、變窄甚至閉塞,可有顱底骨質破壞。
(2)咽后壁膿腫:多有咽部異物刺傷史,局部增厚的軟組織影較廣泛,可見于鼻咽、口咽、喉咽部椎前方,密度不均,可見低密度的膿腔影,膿腔內可見氣影,增強檢查可見膿腫壁較均勻的明顯強化。
(3)咽囊囊腫:位于左右兩側頭長肌間,圓形氣樣或液性低密度灶,邊緣清楚。
診斷腺樣體肥大的各種方法的比較:
(1)鼻咽鏡檢查,可了解腺樣體肥大的情況,但小兒較難配合,且不能準確測量鼻咽氣道的阻塞程度;
(2)鼻咽側位片測量,易取得患兒的配合,可測量鼻咽氣道的阻塞程度,但對鼻咽后壁病變,如鼻咽癌、膿腫、咽囊囊腫的鑒別較困難;
(3)CT診斷,易于鑒別病變和判斷病變程度,觀察咽隱窩、咽鼓管咽口及后鼻孔壓迫阻塞的狀況,特別是判斷有無并發癥及合并癥??梢奀T診斷腺樣體肥大明顯優于鼻咽鏡檢查及鼻咽側位片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