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竇性心律失常不出現臨床癥狀,臨床意義不大,不需治療。竇性心律失常多與竇性心動過緩同時存在。只有明顯竇性心動過緩的竇性心律失常,需用阿托品、異丙腎上腺素、氨茶堿等增加心率的方法治療。對由心臟病或藥物等引起的非呼吸性竇性心律失常者,應針對病因進行處理。
1、房性期前收縮P波形態在竇性心律失常時應完全相同,或逐漸發生輕度變化:而房性期前收縮的P′波與竇性P波形態完全不同。竇性心律時P-P間期不完全相同,而房性期前收縮節律改變突然激動提前,其后有不完全代償間歇。
2、二度Ⅰ型竇房阻滯竇性心律失常時P-P間期變化是逐 漸縮短后又逐漸延長,而二度Ⅰ型竇房阻滯P-P間期逐漸縮短后緊接著為一個長間歇,于此間歇后P-P間期又逐漸縮短,與呼吸周期無關。而竇性心律失常P- P間期的改變與呼吸周期有關,當暫停止呼吸時竇性心律失常消失。
3、不規則二度竇房阻滯竇性心律失常時P-P間期呈逐漸縮短和延長。其變化與呼吸周期有密切關系;而二度竇房阻滯時P-P間期突然發生延長,與呼吸周期無關。
治療應針對病因,無癥狀者可定期隨訪,密切觀察病情。心率緩慢顯著或伴自覺癥狀者可試用阿托品、舒喘靈口服。雙結病變、慢-快綜合征以及有明顯腦血供不足癥狀如:近乎昏厥或昏厥的患者宜安置按需型人工心臟起搏器,房室順序按需起搏器較VVI更符合生理要求。
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安裝起搏器后再加用藥物控制快速心律失常發作。有用程控自動掃描復律器治療慢-快綜合征,心動過緩時按VVI起搏,心動過速發作時則由VVI轉為VVT,發放掃描刺激或短陣快速刺激中止心動過速發作。病竇綜合征患者禁用可能減慢心率的藥物。心房顫動或心房撲動發作時,不宜進行電復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