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發性青光眼是一種慢性眼病,而且多數病人需長期點藥,如不堅持治療,也可導致失明。因此,病人既不能麻痹大意,也不要悲觀失望,要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要仔細摸索眼壓波動的規律和幅度,制定合理的點藥方案,定期檢查眼壓。以下內容為原發性青光眼的治療的介紹。
原發性青光眼的西醫治療:
一、閉角型青光眼
1、治療原則以手術為主。如眼壓高,最好用藥物控制到正常后手術。一般臨床前期或急性發作后房角又完全開放者,可行周邊虹膜切除術或激光虹膜切開術;如房角已大部關閉有廣泛粘連,應行小梁切除術或其他濾過手術。
2、藥物治療
(1)急性發作期
①縮瞳藥:1%~2%毛果云香堿滴眼,1/每10~15min,連續2~3h。待瞳孔或眼壓恢復正常后改用毛果云香堿1/2h;其間可加0.5%噻嗎心安2/d。
②立即口服乙酰唑胺500mg 1次,隨之250mg,1/6h。
③快速靜滴20%甘露醇250ml,1~2/d。
(2)間歇期或慢性發作期:可滴縮瞳液、噻嗎心安、口服乙酰唑胺,滴眼次數及用藥劑量視眼壓情況而定。
二、開角型青光眼
1、可首先用藥物治療。如滴藥不能控制眼壓或在藥物治療下視功能繼續減退者,應手術治療(激光小梁成形術或濾過手術)。
2、局部用藥應滴用最低濃度、最少次數又能維持正常眼壓為原則。一般應于清晨睡醒后即滴眼藥,午飯及晚飯后各滴1次。
3、如滴藥不能完全控制眼壓到正常范圍,可加服乙酰唑胺,但應避免長期使用,并注意其并發癥,定期查尿常規。
三、絕對期青光眼
1、如無痛苦,可不必治療。
2、如有疼痛,可做睫狀體電凝或冷凝術。術前準備及術后處理同外眼手術常規。術中注意凝固不可過強。電凝時一般系用40mA,每點相距2~3mm,每次范圍不超過二個象限。做冷凝術時,鞏膜須作標志點,以免重復或遺漏。
3、可用60%酒精1ml作球后注射。
原發性青光眼的中醫治療:
【辨證】陰虛陽亢,氣血失和,神水停滯,瞳神散大。
【治法】平肝清熱,利水縮瞳。
【方名】綠風安平湯。
【組成】夏枯草30克,香附10克,當歸10克,白芍30克,川芎5克,熟地15克,雙鉤15克,珍珠母25克,澤瀉15克,車前草25克,烏梅15克,檳榔6克,荷葉20克,菊花20克,甘草3克,琥珀(沖服)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