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肌炎的治療方法有哪幾種?皮肌炎是一種主要累及橫紋肌,以淋巴細胞浸潤為主的非化膿性炎癥病變,可伴有或不伴有多種皮膚損害。臨床上以對稱性肢帶肌、頸肌及咽肌無力為特征,常累及多種臟器,亦可伴發腫瘤和其他結締組織病。皮肌炎的治療方法有哪幾種?
1.西醫治療
在無腫瘤并發的病例,皮質類固醇治療有效,一般成人劑量相等于潑尼松60~100mg/d,約為1mg/kg·d,重癥病例或開始劑量無效,可增至1.5mg/kg·d;兒童劑量通常較成人劑量增加些,為1.5mg/kg·d。癥狀輕者可用較小劑量。根據臨床癥狀,尿肌酸排出量和血清肌漿酶測定值作為應用皮質炎固醇增減劑量的參考指標,一般肌力恢復較肌漿酶和尿肌酸排泄量好轉遲緩數周。近年來重癥病例采用大劑量甲基潑尼松龍沖擊療法即靜脈滴注1g,連續3天,以后再改用潑尼松600mg/d。約1/3病例對皮質類固醇治療效應不佳僅供參考,詳細請詢問醫生。
2.免疫抑制劑
特別是氨甲喋呤靜脈滴注合并皮質類固醇治療尤其對改善肌力有一定療效,環磷酰胺和硫唑嘌呤也可應用。其他非甾體類抗體炎藥物,蛋白同化激素如苯丙酸諾龍、抗瘧藥物如氯化喹啉和維生素E等亦可輔助試用。重癥病例可靜脈補給復方氨基酸注射液,三磷酸腺苷、輔酶A和能量合劑。近亦有應用環胞菌素、血漿透析等獲得一定效果。
3.物理療法
在急性期嚴重炎癥時進行被動運動防止軟攣縮,每日二次,不鼓勵主動運動;在恢復期鼓勵進行速度緩慢主動運動。其他可酌情采用按摩、推拿水療,透熱電療等以防止肌肉萎縮和攣縮。對功能消失患者進行康復治療訓練。在成人特別是40~50歲以上患者,必需詳細地檢查有無腫瘤的伴發,如果發現腫瘤需予以徹底治療,可改善和緩解皮肌炎癥狀。如果當時未發現,亦應每隔3~6個月定期隨訪甚為必要。對小兒皮肌炎患者,需盡量去除一切可疑病灶,并采用抗生素合并皮質類固醇治療,可獲良效。
4.中醫治療
(1)養陰通絡湯:用雞血藤30克,黃芪、絡石藤各20克,黨參、生地、北沙參各15克,丹皮、紫草各12克。水煎服,每日1劑。本方適用于皮肌炎,陰虛血熱癥。
(2)益元清熱祛濕湯:取黃芪、金銀花各100克,地丁、黃柏各50克,玄參25克,當歸、丹皮、馬勃、板藍根、紫草、鹿角霜各20克,甘草、柴胡各15克。每日1劑,水煎服。本方適用于皮肌炎,濕熱阻絡之癥。
(3)加味益氣涼血湯:取地骨皮30克,龜板、鱉甲各15克,生地、黃芪、山藥、黨參各12克,紫草、南沙參、北沙參、麥冬、白術各9克,丹皮6克。水煎服,每日1劑,每日服3次。本方益氣,養陰,涼血,適用于皮肌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