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兒眾多疾病當中,哮喘應該是最讓家長們揪心的了。一則,小兒哮喘發作頻繁,不易控制,治療要經過一個較長的過程;二則,若病情控制不佳,將會給孩子留下難以逆轉的損傷。每到秋冬季,兒童醫院的呼吸科里,哮喘患兒就會多起來。專家指出,天氣變冷和飲食過敏是冬季兒童哮喘高發的兩大主因。兒童哮喘的防治還在趁早。
小兒支氣管哮喘的預防
預防發作是支氣管哮喘現代治療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并提出了三級預防措施的新概念。
① 初級預防措施:主要是改善環境,消除誘發哮喘的各種因素;
② 二級預防措施:主要是早期診斷,及時治療,防止病情發展;
③ 三級預防措施:積極治療,防止病情惡化,減少肺氣腫、肺心病的發生。
(一) 防止接觸過敏原
經過詳細詢問病史,進行皮膚試驗,尋找過敏原,然后應予清除或避免接觸。如塵螨、蟑螂、動物皮屑及羽毛等都會誘發氣道變應性炎癥,因此需要經常打掃環境,清洗被褥,避免用羽毛制成的衣被等。
(二) 保護性治療
生活宜規律,避免過度疲勞,預防呼吸道感染,消除鼻咽、口腔的病灶,適當參加體育活動,提倡夏季時參加游泳,但運動量應循序漸進,并應得到醫生的指導。
(三) 提高機體免疫療法
哮喘菌苗每周皮下注射2次,每次0.1ml,1~2周后,每周1次,每次劑量遞增,增至1ml即作為維持量,堅持2~3個月才能見效。有活動性肺結核或肝炎者忌用。此外也町使用核酪(-種核酸水解物),-般肌內注射每次2m,第1~3周每周3次,以后每周1次。卡慢舒溶液也是-種免疫促進劑和調節劑,用量:1~4歲7mi/次,4~7歲l0ml/次。每日3次,3~6個月為一療程。但這些療法在臨床試用的效果不一,不宜作為常規使用。
(四) 中醫藥預防發作
中醫在發作間歇期主張扶正培本,加強健脾益氣補腎之法。但必須根據不同類型給予辨證論治。在發作期一般以麻黃為主藥,寒證配以干姜、細辛、五味子;熱癥多配以石膏、黃岑。在緩解期,對肺虛型可用參芪湯和玉屏風散;脾虛者可用六君子湯;腎虛者可用六味地黃丸加減,左歸飲、右歸飲或金匱腎氣丸加減。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已經診斷為哮喘的患兒,與專科醫師建立良好的醫患伙伴合作關系,在醫師指導下堅持規律個體化用藥,爭取哮喘完全控制。規范化的診斷和治療,尤其是醫患雙方的密切合作,長期規范管理是提高哮喘的控制水平,改善患者生命質量的重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