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是臨床上常見的一個癥狀,多見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病,胃神經官能癥。也見于胃粘膜脫垂、胃下垂、胰腺炎、膽囊炎及膽石癥等病。如打嗝、脹氣、惡心、嘔吐、腹瀉、胸悶等癥狀。由于每種疾病表現的癥狀不同,治療方法也是各不相同。“胃痛”是一種很常見的癥狀,所以常常會被人們忽視。實際上引起“胃痛”的疾病很多,有一些還是非常嚴重的疾病。因此及時的對胃痛做出診斷就非常重要。
一、疼痛的位置
胃位于上腹部,胸骨下放凹陷、肚臍上方(靠近心窩處)處。如果將肚子劃分為四個區域來看,左側偏中上的部分這一區域的疼痛,最有可能是胃痛。不過,也有可能是食道、十二指腸、膽、肝或胰等疾病引起,所以還需要以疼痛的時間、伴隨癥狀等,作為判斷的準則。
二、疼痛時間
胃痛是發生在餐后或餐前?食用某些食物后?或在過饑過飽暴飲暴食等狀況下發生的。由于胃不適大多與進食有很密切的關系,因此,從飲食的時間、習慣、內容、種類等作為辨別的準則,也較有準確性。
三、觀察癥狀
胃不適伴隨癥狀繁多,如打嗝、脹氣、惡心、嘔吐、腹瀉、胸悶等,由于每種疾病表現的癥狀不同,如果伴隨胸悶燒心、吐酸水、打嗝等癥狀,可能是食道疾病;假如伴隨空腹疼痛、飽脹餓痛、打嗝具酸味、甚至吐血等癥狀,可能是胃潰瘍,但如果打嗝、黃疸、發燒等癥狀,與胃可能無關,或是膽囊的問題。因此不能忽視腹痛外所伴隨的各項癥狀。
四、到醫院檢查
如果情況復雜,難以判定是哪個位置不舒服及發作的時間與疼痛的性質,應馬上到醫院請醫生幫助診斷與檢查,這才是最直接且準確的方法。
五:胃痛類型
1、寒邪犯胃型:表現特點為突然胃痛,受寒后疼痛加重,遇暖則痛緩,惡寒,口不渴,舌苔薄白。
2、飲食停滯型:表現特點為胃痛常由暴飲暴食引發,胃痛脹滿,噯腐吞酸或吐出不消化食物,吐后疼痛暫可緩解,舌苔厚膩。
3、肝氣犯胃型:表現特點為胃脘脹悶,攻撐作痛,痛連兩脅、噯氣頻繁,大便不暢,每因精神情志因素而發作,苔多薄白。
4、肝胃郁熱型:表現特點為胃脘灼熱疼痛,痛較急迫,易怒煩躁,返酸嘈雜,口干苦,舌紅苔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