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不調患者的調理方法(一)
月經不調該怎么調理
月經不調,也稱月經失調,是一種婦科常見病 。主要表現為月經周期或出血量的異常,或是月經前、經期時的腹痛及全身癥狀。一個健康的女性月經的發生是有規律性的。月經異常會出現焦慮情緒。可能令人煩惱的月經變化包括:1.時間延長;2.月經量減少或月經周期縮短;3.月經量增多或月經周期延長;4.月經周期變的不規律:兩次月經之間的間隔或不同或改變,行經天數或不同或改變,不能準確預測下一次月經的開始時間。
引起月經不調的原因有很多,首先要排除懷孕的可能,然后要考慮婦科疾病引起的月經不調,當然也不能忽視不良生活習慣導致的月經不調。那么怎么才能準確的抓住病因呢?
追查月經不調的病因,最好是做月經不調檢查!那么月經不調應該做哪些檢查呢?
1、卵巢功能檢查:
①子宮內膜活檢;
②陰道脫落細胞檢查;
③宮頸黏液結晶檢查。
④血清E2、P測定,
⑤基礎體溫測定。
2、垂體功能檢查:
(1)直接測定血LH、FSH水平及PRL水平
(2)垂體興奮試驗
3、蝶鞍CT檢查了解有無垂體腺瘤。
4、染色體檢查。
5、B超檢查了解卵巢有無多囊性改變。
進一步檢查包括以下幾項
1、腹腔鏡檢查:了解性腺狀態,有無發育不良、多囊卵巢、卵巢早衰等改變。
2、磁共振檢查:排除垂體腺瘤。
如果發現自己上述某一病癥建議首先就醫。運用中醫調理法。根據不同病癥進行調理。
西醫認為月經不調多屬于內分泌輕度失調,缺少有效的調整辦法。可在我國有著中草藥治病傳統文化里,我國中醫辨證的基礎上選用中草藥調理。
因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1)月經不調屬血熱型的,癥見月經不調,經血色紅或有紫塊或深紅,質粘而稠,心胸煩悶,面紅口干,咽干口燥,顏面潮紅,尿黃便結,舌紅苔黃。
(2)月經不調屬肝郁化熱型的,癥見月經不調,經行不暢,胸脅及小腹脹痛,胸悶不舒,煩躁易怒或善嘆息,噯氣食少,經血色紅或紫,舌邊尖紅,口苦咽干,苔薄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