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了解手足口病嗎?手足口病的檢查方法
檢查皮疹和潰瘍來鑒別手足口病和其他原因所致的口腔潰瘍,可將咽拭子或糞便標本送至實驗室檢測病毒。但病毒檢測需要2-4周才能出結果。
1、血象
白細胞總數和中性粒細胞數大多正常
2、病毒分離
采取病人的水泡液、唾液等以無菌處理后分別接種至:
①豚鼠腳掌皮內 4~5天后在其足趾間出現水泡;
?、谛∈竽X內及其乳鼠腹腔內而致死亡;
?、圬i腎、小牛腎細胞培養中出現細胞病變者,則可認為分離到口蹄疫病毒,可進一步用特異性血清鑒定其型別。
3、血清學試驗
以補體試驗結合最為敏感,起病后10~20天可獲得陽性結果。
手足口病主要診斷依據
流行病學資料、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確診時須有病原學的檢查依據。
1、好發于夏秋季節;
2、以兒童為主要發病對象,常在嬰幼兒集聚的場所發生,呈流行趨勢。
3、臨床主要表現為初起發熱,白細胞總數輕度升高,繼而口腔、手、足等部位粘膜、皮膚出現斑丘疹及皰疹樣損害。
4、病程較短,多在一周內痊愈。
手足口病的實驗室診斷
常用的分離方法有細胞接種和乳鼠接種。1998年人們開始用人肺系細胞(MRC-5)分離Cox A16等毒株,其敏感性好且接種病毒后出現細胞病變較快。人源細胞如W1-38、橫紋肌瘤細胞(RD)也都可用于病毒分離。RD細胞支持大多數柯薩奇A組病毒復制,但一般要經過2次以上傳代才出現明顯病變,若在使用RD 細胞分離的同時再增加1株L20B或Hep-2細胞,可提高腸道病毒的分離率。為提高細胞對腸道病毒的敏感性,還可在細胞接種前用50μg/ml的5-碘脫氧尿嘧啶處理3天。對一些不能在細胞上生長的病毒,可用乳鼠接種分離病毒。埃可病毒一般不引起乳鼠發病,多由腦脊液分離,糞便中不易檢出。
以上為大家介紹了手足口病的診斷知識,您了解了嗎?祝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