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是嬰幼兒常見病,發病高峰在5-7月之間。多是突然起病,臨床上有不痛、不癢、不結痂、不留痕跡的“四不”特征。
感染后,多以發熱起病,一般在38℃左右,有咳嗽、流涕、咽痛等輕微感冒樣癥狀,由于口腔潰瘍疼痛,孩子總愛流口水,而且不喜進食。張開小嘴一看,在舌、牙齦和兩頰口腔黏膜上有皰疹,開始是粟米樣斑丘疹或水皰,周圍有紅暈。1-2天后,有的孩子的手心、腳心、臀部、肛周同時也會出現或平或凸的斑丘疹或皰疹,形狀呈圓形或橢圓形像米粒大小,不痛不癢。
重癥患兒的早期表現為發燒38.5°以上2-3天不退,吃了退燒藥之后體溫退下來,但藥性過了又會升上去,同時精神萎靡不振,白細胞高,或出現驚跳等表現。
其中,1-3歲的幼兒是手足口病“攻擊”的重點人群。感染后,通常不會很嚴重,只要及時對癥治療,大多數患兒能在7天內恢復健康。
下面說一下如何辨別手足口病與相似病癥
麻疹:麻疹是發燒后3-4天才出皮疹,而且有一定規律,即從頭面部到胸背部最后到手腳,一發就是一片。從時間和順序上都和手足口病不同。
水痘:水痘患者發熱的同時或是第二天,全身即可出現米粒大小的紅色小丘疹,在幾小時后,丘疹就變成明亮如水珠的皰疹,具有紅色皮疹、水皰、潰瘍、結痂這四種表現幾乎同時存在的特征,而且皮疹和皰疹都有明顯的癢感,這些都是手足口病所沒有的表現。另外,水痘沒有咽喉腫痛、因咽痛導致拒食的現象。
藥物過敏:感冒發燒吃藥后引起的藥物過敏有時也會出現皮疹。這種皮疹一般是除四肢外,面部軀干很快就會有,但不會出現口腔潰瘍。
口腔潰瘍:口腔潰瘍是皰疹病毒引起,以潰瘍為主,而手足口病是腸道病毒所致,以皰疹為主,有時很難區分。近期如果發現孩子有口腔潰瘍并同時有發熱癥狀,最好及時到醫院就診,請專業醫生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