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檢查方法
實驗室檢查
1、末梢血白細胞:一般病例白細胞總數和中性粒細胞數大多正常。重癥病例白細胞計數可明顯升高。
2、血生化檢查:部分病例可有輕度ALT、AST、CK-MB升高,重癥病例血糖可升高。
3、病原學檢查:特異性EV71核酸陽性或分離到EV71病毒。
4、血清學檢查:特異性EV71抗體檢測陽性。以補體試驗結合最為敏感,起病后10~20天可獲得陽性結果。
5、腦脊液檢查:外觀清亮,壓力增高,白細胞增多(危重病例多核細胞可多于單核細胞),蛋白正常或輕度增多,糖和氯化物正常。有中樞神經系統并發癥時,腦脊液細胞數可增多,蛋白升高。
6、在臨床診斷基礎上,EV71核酸檢測陽性、分離出EV71病毒或EV71IgM抗體檢測陽性,EV71IgG抗體4倍以上增高或由陰性轉為陽性,可確診。
物理學檢查
1、胸片:可表現為雙肺紋理增多,網格狀、點片狀、大片狀陰影,部分病例以單側為著,快速進展為雙側大片陰影。
2、心電圖:無特異性改變。可見竇性心動過速或過緩,ST-T改變。
3、磁共振:以腦干、脊髓灰質損害為主。
4、腦電圖:部分病例可表現為彌漫性慢波,少數可出現棘(尖)慢波。
二、鑒別診斷
1、其他兒童發疹性疾病:手足口病普通病例需要與丘疹性蕁麻疹、水痘、不典型麻疹、幼兒急疹、帶狀皰疹以及風疹等鑒別。可根據流行病學特點、皮疹形態、部位、出疹時間、有無淋巴結腫大以及伴隨癥狀等進行鑒別,以皮疹形態及部位最為重要。最終可依據病原學和血清學檢測進行鑒別。
2、其他病毒所致腦炎或腦膜炎:由其他病毒引起的腦炎或腦膜炎如單純皰疹病毒、巨細胞病毒(CMV)、EB病毒、呼吸道病毒等,臨床表現與手足口病合并中樞神經系統損害的重癥病例表現相似,對皮疹不典型者,應根據流行病學史盡快留取標本進行腸道病毒,尤其是EV71的病毒學檢查,結合病原學或血清學檢查做出診斷。
3、脊髓灰質炎:重癥手足口病合并急性弛緩性癱瘓(AFP)時需與脊髓灰質炎鑒別。后者主要表現為雙峰熱,病程第2周退熱前或退熱過程中出現弛緩性癱瘓,病情多在熱退后到達頂點,無皮疹。
4、肺炎:重癥手足口病可發生神經源性肺水腫,應與肺炎鑒別。肺炎主要表現為發熱、咳嗽、呼吸急促等呼吸道癥狀,一般無皮疹,無粉紅色或血性泡沫痰;胸片加重或減輕均呈逐漸演變,可見肺實變病灶、肺不張及胸腔積液等。
5、暴發性心肌炎:以循環障礙為主要表現的重癥手足口病病例需與暴發性心肌炎鑒別。暴發性心肌炎無皮疹,有嚴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阿斯綜合征發作表現;心肌酶譜多有明顯升高;胸片或心臟彩超提示心臟擴大,心功能異常恢復較慢。最終可依據病原學和血清學檢測進行鑒別。
典型手足口病診斷一般較為容易,鑒別診斷也不困難,但重型病例,尤其是合并其他并發癥,可能誤診,應該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