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腎炎是兒科常見的免疫反應性腎小球疾病,其主要臨床表現為急性發病,浮腫、血尿、蛋白尿和高血壓。急性腎小球腎炎發病與季節有很大的關系,所以我們要及時的做好預防,準確的診斷急性腎小球腎炎的癥狀,具體需要做哪些檢查呢?
1、尿檢查
表現為肉眼血尿或鏡下血尿,相差顯微鏡下為嚴重的變形紅細胞尿。還可見到白細胞、上皮細胞、紅細胞管型、顆粒管型、偶有白細胞管型。蛋白尿一般在0.5~3.5g/d,少數病人可出現腎病綜合征范圍蛋白尿。尿改變的恢復大部分兒童及1/2左右成人于4~6個月轉陰,少數可遷延一年,鏡下血尿可遷延一至二年。
2、血液檢查
血常規可見輕度貧血,與水鈉潴留,血液稀釋有關。若感染灶存在,可有白細胞升高。血沉可增快,少尿患者可出現高血鉀,血容量擴張明顯可見稀釋性低血鈉,可有輕度高氯性酸中毒,血液稀釋導致輕度低蛋白血癥,呈腎病綜合征時可見嚴重的低蛋白血癥及一過性血脂升高。
3、免疫學檢查
ASO滴度升高是近期有鏈球菌感染的證據,多于鏈球菌感染后3周滴度上升,3~5周開始下降,1/2患者半年恢復正常。但急性腎炎時ASO陰性不能否定有前驅鏈球菌感染史。急性期CIC(循環免疫復合物)可陽性。大部分病人CH50、C3 明顯下降,多于6~8周恢復,若持續不降,應考慮其他疾病(如系膜毛細血管性腎炎及系統性紅斑狼瘡等)的可能。另外,血液纖維蛋白原增加,尿FDP(纖維蛋白降解產物)增加,與急性腎炎時腎臟的凝血纖溶過程相關,其結果與病情嚴重性一致。
4、其他
腎臟B超可見腎臟體積增大,腎實質增厚。可有腎小球濾過率的一過性下降。大部分病人不需腎活檢,但持續低補體血癥、急進性腎炎者應及時腎活檢以明確診斷。
溫馨提示:對于急性腎小球腎炎患者來說,首先要控制飲食結構,避免酸性物質攝入過量,加劇酸性體質。飲食方面要多吃富含植物有機活性堿的食品,少吃肉類,多吃蔬菜。另外多參加有氧運動,適當鍛煉身體,在陽光下多做運動多出汗,可幫助排除體內多余的酸性物質,從而預防腎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