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以為點穴法是武俠小說里才有的。然而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利用點穴的方式來治療疾病。這是一種多么偉大的發明呀。腦癱疾病是一種慢性疾病,而且它出現的運動障礙的表現,也適合用點穴的方式來治療。
那么,什么是腦癱疾病的點穴治療呢?下面給大家具體介紹一下。
點穴療法是在病人身體特定部位上施行點、按、叩、掐、拍的一種方法,操作上可分為整體點穴和區域治療,每次治療20~30分鐘,每周五次,40次為一療程。點穴療法的操作規范:
(一)整體點穴:包括頭頸部點穴、軀干部點穴和四肢點穴,共治療10分鐘。1、頭頸部點穴:點按、叩擊百會、印堂、四白、陽白、絲竹空、睛明、迎香、廉泉、承漿、天柱、腦府、風府、風池、率谷、垂根(武功穴,位于耳垂根部)、完骨、大椎等穴,沿督脈、太陽、陽明、三焦經走向點叩頭頸部經脈,同時叩擊頭部運動區、感覺區,有醒腦、解痙、活血、止涎作用。2、軀干部點穴:點壓肩井、膈俞、腰眼、關元俞等穴位,沿督脈、膀胱經走向點叩經脈,點壓華佗夾脊穴,點撥骶棘肌,有活血通絡作用,對加強腰背肌肉力量、改善坐姿、調節平衡有積極意義。3、四肢點穴:分別在四肢沿三陰經、三陽經循經點穴,重點點叩經過痙攣肌群的經絡和穴位。同時結合掐法刺激指關節(武功穴)、指甲根(武功穴)、十二井等穴位,有活血通絡、解痙熄風作用。
(二)區域點穴:包括局部點穴和矯形手法,共治療10~20分鐘。主要是針對肌肉痙攣引起的關節攣縮(畸形)的治療。局部點穴主要點叩、按壓受累肌肉、關節部的穴位,注重肌肉起止點、肌腹、肌腹與肌腱移行處、肌間隔以及周圍神經的走向和分布區域,刺激力度可稍重,指力要垂直、深透,以患者有痛感為度。
以上就是如何對腦癱患兒進行點穴治療的具體介紹,希望這些點穴法對腦癱疾病的治療有用。同時希望患兒能早日康復。并且希望患兒家長能多了解一下這方面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