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導管擴張癥又叫漿細胞性乳房炎,其基本病變是由于乳腺導管不暢,而引起導管擴張的一系列病理改變,是一種良。此病多見于30—40歲的經產而非哺乳期的婦女,也偶見于絕經后的老年婦女。
有資料表明,乳腺導管擴張癥的誤診率達75%。之所以易誤診,主要原因在于。
該病發病大致可分三期
急性期表現為乳房腫脹、疼痛、發紅和硬結,可有乳頭溢液,這時最易與急性乳腺炎混淆,有的被誤診為炎性乳癌;亞急性期乳房紅腫消退,遺留下硬結或腫塊;慢性期乳房內腫塊可與表面皮膚粘連,腫塊不痛,可出現乳頭回縮,此型最易被誤診為乳癌。
病程長短不一,從數日到數年,病程長者更易誤診。
乳頭溢液可為本病的首發癥狀,液體多為血性,也可為漿液性或膿性,也是誤診的原因。早期常伴有腑下淋巴結腫大、質硬、有壓痛,也給鑒別帶來困難。
近年來用于乳房檢查的紅外線掃描、超聲檢查和選擇性乳腺導管造影等檢查,對乳房疾病的診斷和鑒別診斷很有幫助,不僅可以證實乳腺導管擴張,還能查出導管內有無其他占位病變。此外,細胞學檢查對診斷此病也有重要作用。包括乳頭溢液的反復檢查和細針抽吸腫塊組織的細胞學檢查,該癥都查不到癌細胞,而是以漿細胞為主的炎癥細胞,可與癌鑒別。
乳腺導管擴張癥是乳腺的良變,所以,一旦確診,應當做手術治療,手術是治療本病的惟一有效方法,手術時只需將乳暈部擴張的導管腫塊切除就可以,乳頭和大部乳房可保留,不影響外形和美觀。如果腫塊較大,占整個乳房的一半以上,而且年齡在45歲以上,乳房較小者,在病人本人的同意下,也可做單純乳房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