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結核部分病人可出現乏力、低熱、盜汗、食欲不振、消瘦等結核中毒癥狀。一側或雙側、淺層或深層多個頸部淋巴結腫大,一般位于頜下及胸鎖乳突肌前、后緣或深部。初期腫大淋巴結相互分離,可移動,無疼痛,繼之腫大淋巴結相互粘連,形成串珠狀,輕壓痛,若繼發感染 壓痛較明顯,腫大淋巴結常與皮膚和周圍組織粘連,活動度較差。后期腫大淋巴結可發生干酪性壞死,形成寒性膿腫,局部皮膚發亮呈紫紅色,觸之有波動感,膿腫潰破皮膚,形成不易愈合的潰瘍或瘺管,瘺口處溢出稀薄樣膿液。有些病人表現有肺結核及喉結核的癥狀,如咳咳嗽、咯血、喉痛等。
早期:
淋巴結核如指頭大小,一枚或數枚不等、皮色不變、按之稍硬、推之能動、表面光滑、不熱不痛。
中期:
病變淋巴結的體積逐漸增大,與周圍組織粘連而活動逐漸減少。有的腫塊之間互相融合成串成塊,推之不動,漸感疼痛。如皮色漸轉暗紅,按之微熱及微有波動感者,為內膿已成。伴有低熱、盜汗、厭食、煩躁、疲勞等。
晚期:
淋巴結核部分膿腫自行潰破,流出干酪樣稀薄膿液,夾有敗絮樣物。創口呈潛行性(空殼),四周紫暗,此愈彼潰,形成竇道,經久不愈。淋巴結核竇道可以有多個支道,伸向各個方向,有的深達幾厘米,此型在臨床上也稱為破潰型。全身伴有潮熱、咳嗽、盜汗,或面少華色、精神倦怠、頭暈、失眠,或腹脹、便秘、消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