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結核,中醫稱之為瘰疬,是體現于肌表的毒塊組織,是由肝肺兩方面的痰毒熱毒凝聚所成。西醫則指,人體內有專事于清毒殺毒從而保護血管,組織的淋巴系統,遭遇來自體內外無法清除殺滅的毒菌,凝聚和集結于肌表組織形成的毒瘤。
周圍淋巴結結核是原發結核早期合并癥之一
肺結核病變由血行播散至頸部,形成局限于淋巴結內的慢性粟粒性改變,是全身結核的一個局部表現,常為雙側淋巴結腫大,很少發生干酪壞死,雖累及范圍較廣,但少有粘連成團、壞死、瘺管。小兒周圍淋巴結結核的發病機制 小兒結核性淋巴結炎都屬原發感染,周圍淋巴結結核是原發結核早期合并癥之一,多數病例發生于結核菌原發感染6~9個月內,一些病例發生于幾年以后,傳染途徑最多為淋巴血行播散,故周圍淋巴結結核常涉及多組淋巴結,并常與胸腔或腹腔內淋巴結結核同時存在,如鎖骨上,頜下和頸深部下段淋巴結結核繼發于上肺部或腹部的原發結核病灶經縱隔淋巴管向上蔓延所引起,除淋巴血行傳染外,少數周圍淋巴結結核也可由局部初染病灶引流淋巴管直接蔓延來.多見于青年人,主要為頸、腋下、肺門等處淋巴結腫大,淺表淋巴結有輕度壓痛,呈亞急性經過,伴一過性白細胞減少,呈持續高熱,對抗菌素治療無效。應與干酪性淋巴結結核鑒別。淋巴結病理檢查顯示廣泛凝固性壞死,其周圍反應性淋巴細胞增生,無中性粒細胞浸潤,皮質激素治療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