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臟是人體解毒最重要的器官,具有免疫、血液凝固和造血功能,對維持人體健康起著重要的作用。肝炎病毒引起的妊娠合并肝炎,會給患者帶來雙重影響。因此,妊娠合并肝炎必須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在醫生的幫助下進行恢復。了解妊娠肝炎的診斷鑒別,及時治療。妊娠合并肝炎的檢查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診斷檢查:
1、血常規
急性肝炎初期白細胞總數正常或略高。黃疸期白細胞總數正常或稍低,淋巴細胞相對增多,偶可見異型淋巴細胞。重型肝炎時白細胞可升高,紅細胞下降,血紅蛋白下降。肝炎肝硬化伴脾功能亢進可有血小板、紅細胞、白細胞減少的“三少”現象。
2、尿常規
尿膽紅素和尿膽原的檢測是早期發現肝炎的簡易有效方法,同時有助于黃疸的鑒別診斷。深度黃疸或發熱患者,尿中除膽紅素陽性外,還可出現蛋白質,紅、白細胞或管型。
3、肝功能檢查
檢查顯示丙氨酸氨酶增高,乳酸脫氫酶增高,膽堿酯酶降低,膽紅素升高,血氨升高。
鑒別診斷:
1、妊娠劇吐引起的肝損害。 黃疸較輕,ALT輕度升高,尿酮(+),經過治療 酸,調整電解度,病情迅速好轉,對于惡心嘔吐嚴重的早孕反應,一定要提高警惕,結合病史和臨床表現,及早進行肝功能檢查和肝炎病毒的血清學檢查。
2、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引起的肝損害。本病常有妊高癥的表現,如高血壓、蛋白尿、水腫等。可伴有上腹部疼痛,黃疸較輕。妊娠結束后病情迅速緩解。
3、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常發生于妊娠晚期,起病急,病情重,病死率高。起病時常有上腹部疼痛,惡心嘔吐等消化道癥狀;進一步發展為急性肝功能障礙,表現為凝血因子缺乏,出血傾向,低血糖,深度黃疸,肝性腦病等。
4、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常有家族史,孕28周后表現全身皮膚瘙癢和輕度黃疸綜合癥,無消化系統癥狀,產后消退。
5、藥物性肝損害。妊娠期常應用的對肝臟有損害的藥物有氯丙嗪、異丙嗪、甲巰咪唑(他巴唑)、異煙肼、利福平、磺胺類、四環素等。常有轉氨酶輕度升高,不伴脾大。停藥后肝功能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