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潰瘍常見的典型癥狀
1、口腔黏膜病引起的
如夏發性口瘡、皰疹性口炎、手足口病、天皰瘡和類天皰瘡繼發潰瘍等,這類潰瘍只要及時采用抗菌、抗病毒、抗過敏等治療措施,或中醫藥的辨證施治,一般都不會發生惡變。
2、創傷性潰瘍
這是一類與局部刺激因素直接有關的潰瘍。牙齒折裂留下的殘冠、牙齒表面沉積的結石、牙齒長得不齊或者長錯位置、咬頰的不良習慣、牙齒磨耗之后形成的尖銳邊緣以及做工粗糙的假牙等都可能引起創傷性潰瘍。
3、由腫瘤引起的“惡性潰瘍”
這種潰瘍是惡性腫瘤局部浸潤性發展的結果,在潰瘍出現前就可能已出現惡性腫瘤的全身表現。
4、輕型口瘡
好發于口腔粘膜角化差的部位,潰瘍呈圓形或橢圓形,大小,數目不等,散在分布,邊緣整齊,周圍有紅暈,感疼痛.有自限性及復發史,愈后不留瘢痕。
口腔潰瘍的癥狀
5、皰疹樣口瘡
潰瘍小且數目可多達20個以上,分布較廣泛,無成簇及融合現象。患者有疼痛及伴有頭痛、低熱等全身癥狀。愈后不留瘢痕。
6、腺周口瘡
好發于唇內側及口角區粘膜。潰瘍多單個發生,且大而深,呈“彈坑”狀,邊緣隆起,底不平微硬。病程長,愈后可留下瘢痕。
7、白塞綜合征
若已出現口、眼及生殖器、皮膚損害時,則應結合其他系統損害分折進行診斷。
口腔潰瘍分為三級
1.輕型
潰瘍好發于唇、舌、頰、軟腭等無角化或角化較差的黏膜,附著齦及硬腭等角化豁膜很少發病。RAU初起為局灶性黏膜充血水腫,呈粟粒狀紅點,灼痛明顯,繼而形成淺表潰瘍,圓形或橢圓形,直徑<5mm。約5d左右潰瘍開始愈合,此時潰瘍面有肉芽組織形成、創面縮小、紅腫消退、疼痛減輕。約7至10d潰瘍愈合,不留瘢痕。
2.重型
亦稱復發性壞死性黏膜腺周炎或腺周口瘡。潰瘍大而深,愈合后可形成瘢痕或組織缺損,故也稱復發性癱痕性口瘡。該型約占8%左右。好發于青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