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介紹,疝氣是常見的疾病之一,一旦發病,不能自愈,其癥狀也比較多,有的患者局部疼痛、下腹墜脹、消化不良,還有的人易出現尿頻、尿急、排尿費力等加重腹內壓的癥狀。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可通過微創手術進行治療,否則容易延誤病情。
1、鍛煉可增強腹壁力量
增強腹壁肌肉強度可以減少小腸氣的發生。可以通過適當的運動鍛煉,例如做彎腰及軀體屈伸運動,可與太極拳、體操、游泳、跳交誼舞等運動結合進行,但不推薦劇烈運動,特別是突然舉重物。同時,適當體育鍛煉可以保持健康的體重,有研究報道肥胖亦會增加疝氣的發病率。
2、避免吸煙 遠離咳嗽
長期大量吸煙的人不僅易引起肺癌,其引起的長期慢性咳嗽也會使腹內壓力明顯升高。研究還發現,吸煙還會導致腹壁膠原纖維代謝紊亂,使腹壁強度降低。因此,避免吸煙,防止咳嗽、控制哮喘對老年人防治疝氣同樣重要。
3、避免提扛重物
老年人平時去菜場買菜等均不受影響,但搬煤氣罐、扛大桶飲用水等切勿嘗試,因為提扛重物的瞬間腹內壓力亦會急劇上升,導致疝氣的發生。
4、平衡飲食防治便秘
老年人便秘較常見,而便秘時過度用力導致腹壓升高是引發疝氣的重要因素。因此,老年人不宜食用容易引起便秘、腹內脹氣、或者過冷過熱的食物。應多吃易消化的食物,以此減輕腸道負擔,平時應做到“三多一少”,多吃含粗纖維的新鮮蔬菜(芹菜、韭菜等),多吃粗糧(全麥類)和水果(香蕉等),少吃油膩厚味的肉類。此外,早晨起床后先喝杯溫開水或蜂蜜水,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如確有便秘,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瀉劑,及時治療。
5、保持小便通暢
在60歲人群中,有半數以上的男性有程度不等的前列腺增生,而到了80歲這一比例則可高達83%,患者易出現尿頻、尿急、排尿費力等加重腹內壓的癥狀。出現上述癥狀時應及時盡早治療,避免在薄弱的腹壁上“雪上加霜”,導致疝氣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