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病因類約占全部間質性肺炎的35%,其中以職業性接觸為致病病因者為常見,其中無機類粉塵為病因者最多,由有機類粉塵致病者日益增多,有機類粉塵所致也稱過敏性肺泡炎,常因既往曾有過敏史,當再次吸入異體蛋白或多糖而發病,原因未明者ILD占所有病例的2/3,其中以特發性肺纖維化,結節病和膠原血管疾病肺部表現最為常見,組織細胞增多癥X,肺-腎綜合征和肺血管炎,特發性含鐵血黃素沉著癥等其次。
吸入無機粉塵:
二氧化硅,石棉,滑石,銻,鈹,煤,鋁,錫,鐵。
吸入有機粉塵:
霉草塵,蔗塵,蘑菇肺,飼鴿者病,棉塵,合成纖維,電木放射線損傷。
微生物感染:
病毒,細菌,真菌,卡氏肺孢子蟲病,寄生蟲。
藥物因素:
細胞毒化療藥物,白消胺,環磷酰胺。
疾病因素:
癌性淋巴管炎、肺水腫等。
吸入氣體:
氧,二氧化硫,氯,氧化氮,煙塵,脂類,汞蒸氣
間質性肺炎確切的發病機制尚未完全闡明,但不同病因的ILD改變都從肺泡炎開始,在發展和修復過程中導致肺纖維化的傾向有其共同之處,活化的巨噬細胞具 有調整淋巴細胞的功能和分泌炎性介質如補體成分,前列腺素,膠原酶,彈性硬蛋白酶,中性蛋白酶,纖維蛋白溶酶活化劑,β葡萄糖醛酸酶,血管生成因子,成纖 維細胞生長因子和中性粒細胞趨化因子等作用,活化T淋巴細胞能分泌淋巴激活素,如巨噬細胞移行抑制因子,白細胞抑制因子,單核細胞趨化因子和巨噬細胞活化 因子等,B淋巴細胞能分泌IgG,IgA和IgM等,中性粒細胞能分泌膠原酶,彈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組織蛋白酶G),酸性蛋白酶(組織蛋白酶D),β 葡萄糖醛酸酶和活化各種體液的炎性路徑等。
在特發性肺纖維化的支氣管肺泡灌洗液中,證實有免疫復合體,能刺激巨噬細胞分泌中性粒細胞趨化因子,使中性粒細胞聚集于肺泡結構中,活化的巨噬細胞 和中性粒細胞能分泌膠原酶,支氣管肺泡灌洗隨訪復查8~24個月,膠原酶活性仍持續存在,活化的膠原酶可破壞肺泡結構的間質膠原(在急性肺炎如肺炎球菌肺炎, 中性粒細胞在肺泡結構中存在的時間很短暫,故不會引起間質結締組織進行性和永久性損害,)將特發性纖維化及結節病支氣管肺泡灌洗液中分離出的巨噬細胞,分 別在無RPMI-1640培養基中培養,產生纖維結合蛋白的速度,比正常的巨噬細胞分別快20倍和10倍,纖維結合蛋白對肺臟的成纖維細胞具有趨化作用, 在形成間質纖維化起重要作用,結節病T淋巴細胞能分泌淋巴激化素,引起肉芽腫形成,在Ⅰ期階段,肺實質的損害不明顯,若激發因素被消除,病變可以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