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兒做事較沖動,不考慮后果。因此,患兒常常會不分場合地插話或打斷別人的談話;會經常打擾或干涉他人的活動;老師問話未完,會經常未經允許而搶先回答;會常常登高爬低而不考慮危險;會魯莽中給他人或自己造成傷害。患兒情緒也常常不穩定,容易過度興奮,也容易因一點小事而不耐煩、發脾氣或哭鬧,甚至出現反抗和攻擊性行為。那么小兒多動癥的病因有哪些因素呢?
雖然小兒多動癥的病因目前仍未明白,但經過臨床癥狀和分析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
(1)患兒的母親常在孕期或圍產期有較多并發癥,常有大量吸煙或酗酒史。
(2)遺傳因素,如:患兒的血緣兄弟、父親等有較多多動或注意不集中表現;雙生子中單卵雙生子的患病率高達51%~64%;親屬中酒精中毒、反社會人格及癔癥者也較多。
(3)神經遞質、酶的研究結果雖然常互相矛盾,但不失為對本癥病因的一種研究途徑。
(4)嚴重的鉛中毒可產生致命的中毒性腦病、癡呆等神經系統損害,但輕微鉛中毒是否可產生多動癥,至今尚無結論。
(5)社會、家庭、心理因素的影響,如不良的社會環境或家庭條件(破裂家庭、經濟貧困、住房擁擠,父母性格不良、酗酒、吸毒、有精神病等),均可成為發病的誘因,并影響病程的發展與預后。
(6)其他因素:營養問題、維生素缺乏、食物過敏、食品的調味劑或添加人工色素等可能使兒童容易產生多動癥。
專家提示:多動癥患兒的父母應該了解一些如何管理子女行為的方法。給家長解釋ADHD兒童產生對抗行為的原因,指導如何關注、表揚兒童,如何糾正兒童的不良行為。使父母能更加理解患兒的需要,更好地對其行為做出適當反饋。父母培訓可創造一種長期、持續、有利康復的環境,使兒童能減少的對抗行為,逐漸展示他們具有良好行為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