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接觸或應用放射線如X線、β射線、γ射線等照射時,由于防護不嚴,或用量不當,或短時間內接受大劑量放射線(如X線照射下取臀部肌注時所留的斷針)或放射治療神經性皮炎,慢性濕疹及瘢痕疙瘩等病時未嚴格掌握指征、控制照射量及癌腫病人反復接受放療,使累及面過大等原因可引起放射性皮炎,損害發生的遲早、程度與放射線性質、照射面積、照射時間、劑量及接觸者的個體差異有關。以下介紹放射性皮炎的診斷與鑒別方法。
一、診斷
組織病理:
1、急性放射性皮炎:病變累及表皮和真皮,較嚴重者可累及皮下組織,表皮出現中度至明顯細胞內及細胞間水腫,基底細胞核固縮和液化變性,有絲分裂罕見或缺乏,表皮突扁平或消失,真皮可見明顯水腫和各種炎性細胞彌漫性散在分布,血管明顯擴張,靜脈血栓和微小出血常見。
2、慢性放射性皮炎:表皮萎縮變薄,表皮突消失,真皮淺層纖維性硬化,有大,形狀特異,有時多核的成纖維細胞,淺層血管寬長,血管周圍有纖維性紅染的纖維素沉積,深層血管內膜增厚,基底細胞液化變性,可見噬黑素細胞。
3、X線紅斑:組織病理顯示真皮上部血管擴張伴一定程度的內皮細胞腫脹和血管通透性增加,亦可出現肥大細胞脫顆粒和輕微的非特異性血管周圍細胞浸潤,以淋巴細胞和多形核細胞為主,紅斑初起時,表皮,毛發和皮脂腺內增殖細胞群的有絲分裂可受抑制,而細胞分化,角化和脫落未受輻射的影響,故會導致一定程度的表皮變薄,輻射后,2~3周,充滿黑素的色基在真皮明顯增多,但可伴黑素細胞數量的增加,最后,病變消退,上皮恢復增生,其他異常改變逆轉。
二、鑒別
慢性放射性潰瘍必須通過活檢來與潰瘍性癌相鑒別。
溫馨提示:
日常護理中,放射性皮炎患者外出應做好防護措施,如用帽子、傘等防照射;穿著柔軟的全棉內衣;淋浴時要用溫水和柔軟毛巾輕輕蘸洗,禁用肥皂擦洗或熱水浸浴,避免冷熱刺激如熱敷、用冰袋等。更不要用化妝品外涂及外貼膠布。放療期間要多飲水以排出毒素,飲食以高蛋白、高維生素為佳,如多食菠菜、韭菜、番茄等蔬果及大豆、核桃、花生等殼類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