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哮喘的原因有哪些?哮喘的發病機制尚不十分明確,多認為與免疫學機制、氣道炎癥、氣道高反應性、神經因素及其相互作用有關。下面我們就來詳細看一下引起哮喘的原因有哪些?
1.遺傳因素
哮喘是一種具有復雜性狀的,具多基因遺傳傾向的疾病。其特征為:①外顯不全,②遺傳異質化,③多基因遺傳,④協同作用。這些就導致在一個群體中發現的遺傳連鎖有關,而在另一個不同的群體中則不能發現。哮喘遺傳學協作研究組 (CSGA)研究了3個種族共140個家系,采用360個常染色體上短小串聯重復多態性遺傳標記進行全基因組掃描。將哮喘候選基因粗略定位于5p15;5q23-31;6p21-23;11q13; 12q14-24.2;13q21.3;14q11.2-13;17p11.1q11.2;19q13.4;21q21和2q33。這些遺傳學所鑒定的染色體區域可能含有的哮喘遺傳易感基因大致分3類:①決定變態反應性疾病易感的HLA-Ⅱ類分子基因遺傳多態性(如6p21-23);②T細胞受體(TcR)高度多樣性與特異性IgE(如14q11.2);③決定IgE調節及哮喘特征性氣道炎癥發生發展的細胞因子基因及藥物相關基因。(如11q13,5q31-33)5q31-33區域內含有包括細胞因子簇(IL-3,IL-4, IL-9,IL-13,GM-CSF)、β2腎上腺素能受體、淋巴細胞糖皮質激素受體(GRL)、白三烯C4合成酶(LTC4S)等多個與哮喘發病相關的候選基因。這些基因對IgE調節以及對哮喘的炎癥發生發展很重要,因此5q31-33又被稱為“細胞因子基因簇”。
上述染色體區域的鑒定無一顯示有與一個以上種族人群存在連鎖的證據,表明特異性哮喘易感基因只有相對重要性,同時也表明環境因素或調節基因在疾病表達方面,對于不同的種族可能存在差異。同時提示哮喘和特應癥具有不同的分子遺傳基礎。這些遺傳學染色體區域很大,平均含>20Mb的DNA和數千個基因。且目前由于標本量的限制,許多結果不能被重復??梢姡瑢ふ也㈣b定哮喘相關基因還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2.變應原
哮喘最重要的激發因素可能是吸入變應原。
室內變應原:屋螨是最常見的,危害最大的室內變應原,是哮喘在世界范圍內的重要發病因素。常見的有4種:屋塵螨,粉塵螨,宇塵螨和多毛螨。90%以上螨類存在屋塵中,屋塵螨是持續潮濕氣候最主要的螨蟲。主要抗原為DerpI和DerpⅡ,主要成分為半胱氨酸蛋白酶或酪氨酸蛋白酶。家中飼養寵物如貓、狗、鳥釋放變應原在它們的皮毛、唾液、尿液與糞便等分泌物里。貓是這些動物中最重要的致敏者,其主要變應原成分feldl,存在貓的皮毛及皮脂分泌物中,是引起哮喘急性發作的主要危險因子。蟑螂為亞洲國家常見的室內變應原;與哮喘有關的常見為蟑螂美洲大蠊、德國小蠊、東方小蠊和黑胸大蠊,其中以黑胸大蠊在我國最為常見。真菌亦是存在于室內空氣中的變應原之一,特別是在陰暗、潮濕以及通風不良的地方,常見為青霉、曲霉、交鏈孢霉、分支孢子菌和念珠菌等。其中鏈格孢霉(AlteRNAria)已被確認為致哮喘的危險因子。常見的室外變應原:花粉與草粉是最常見的引起哮喘發作的室外變應原。木本植物(樹花粉)常引起春季哮喘,而禾本植物的草類和莠草類花粉常引起秋季哮喘。我國東部地區主要為豚草花粉;北部主要為蒿草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