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能避免乳腺纖維瘤轉移?乳腺纖維腺瘤是發生于乳腺小葉內纖維組織和腺上皮的混合性瘤,是乳房良性腫瘤中最常見的一種。乳腺纖維腺瘤可發生于青春期后的任何年齡的女性,但以18~25歲的青年女性多見。本病的發生與內分泌激素失調有關,如雌激素相對或絕對升高可引起本病。怎樣能避免乳腺纖維瘤轉移?
乳腺纖維瘤是一種發生于乳腺小葉纖維組織和腺上皮的混合性瘤,最常見于18-25歲青年婦女。一般多為單發性,也可有多個在一側或兩側乳腺內出現者。
乳腺纖維瘤多位于乳腺的外上象限。常呈卵圓形,小者為櫻桃大或者胡桃大,但也可有較大者。一般腫瘤表面平滑、堅硬。醫學臨床實驗研究來看,認為此病與以下方面有很大的關系。
精神因素,精神不良刺激可影響內分泌系統功能,導致某一種或幾種激素的分泌出現異常。使本來應該復原的乳腺纖維瘤組織得不到復原或復原不全,久而久之,形成乳腺纖維瘤。
肝腎不足所致,患者多由思慮傷脾,惱怒傷肝,肝氣不舒,肝郁氣滯;或思慮傷脾,脾失健運,痰濕內蘊,以致肝脾兩傷,痰氣相結,瘀滯而成塊。日久形成乳腺纖維瘤。
內分泌失調,女性乳房隨著卵巢功能的周期性生理變化而亦發生周期性變化。這種變化使乳管及腺泡發生增生性改變,導致了“經前期乳房脹痛感”。也是導致乳腺纖維瘤的原因之一。
《外科正宗》云“憂郁傷肝,思慮傷脾,積想在心,所愿不得志者,致經絡痞澀,聚結成核。”《外癥醫案匯編》:“乳癥,皆云肝脾郁結,則為癖核。”又稱為乳核,即乳腺纖維瘤。
由此推斷,傳統中醫認為乳腺纖維瘤的病因多是憂思過度、心結積郁與肝,進而傷之脾胃,日久形成癌腫。現代醫學界也將乳腺纖維瘤的發病機理進行歸結,仔細辯之,二者對此病在某些方面不謀而合。
發現乳房有腫塊后立即找乳腺專科醫生檢查,配合治療。盡管乳腺纖維瘤是良性腫瘤,但也有惡變的可能,特別是妊娠哺乳期間瘤體增長很快或年齡偏大,病程較長,或伴有乳腺增生或多次復發者,應提高警惕,及時就診,防止病情變化。每個女性朋友應做到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特別關注自己的乳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