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性關節炎是一種常見的疾病,常會伴有發熱、厭食等癥狀。了解痛風性關節炎的早期癥狀,可以使我們能及早發現病情、及早治療。痛風性關節炎主要發生于踝、跗、膝、肘和腕關節也可見到。近年來由于抗癌治療的開展,繼發性痛風有增加趨勢。原發性痛風掌發現于40歲以上男性,女性較少且多為絕經期婦女。
那么,痛風性關節炎的早期癥狀有哪些呢?
(一)無癥狀期:時間較長,僅血尿酸增高,約1/3病人以后有關節癥狀。
(二)急性關節炎期:多在夜間突然發病,受累關節劇痛,首發關節常累及拇趾關節,其次為踝、膝等。關節紅、腫、熱和壓痛,全身無力、發熱、頭痛等。可持續3~11天。飲酒、暴食、過勞著涼、手術刺激、精神緊張均可成為發作誘因。
(三)間歇期:為數月或數年,隨病情反復發作間期變短、病期延長、病變關節增多,漸轉成慢性關節炎。這也是痛風性關節炎的早期癥狀之一。
(四)慢性關節炎期:由急性發病至轉為慢性關節炎期平均11年左右,關節出現僵硬畸形、運動受限。
本病的間歇期可持續數月或數年,但隨著病情加重,間歇期可越來越短,可在耳輪、耳垂、關節皮下出現玉米粒大的痛風石。可因酗酒、暴食、過勞或精神緊張而誘發,部分患者可轉為慢性,嚴重者關節因破壞而強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