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靜脈高壓是肝硬化發展至一定程度后必然出現的結果。起初可能無任何癥狀,但門靜脈高壓發展到一定的階段可因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促發肝性腦病、肝腎綜合征、腹水、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紊亂等一系列并發癥,是造成肝硬化病人全身代謝和血流動力學紊亂的重要原因,因此對門靜脈高壓進行有效的治療并防治并發癥尤為重要。
1.一般治療和飲食治療
門靜脈高壓病人病情穩定而無明顯其他并發癥時,可根據以下原則綜合治療,以針對病因或相關因素治療為主。
(1)休息:肝硬化門靜脈高壓病人在肝功能代償期,一般不強調臥床休息,病情輕微者,可適當參加一般工作,但應適當減少勞動時間及勞動強度,注意勞逸結合,以不感覺疲勞為宜。
(2)飲食:由于門靜脈高壓病人整個胃腸道功能受到影響,因此應給予高熱量易消化的軟食。對于慢性肝病病人通過合適的飲食可以補充營養,改善肝臟代謝,增強機體抵抗力,促進肝細胞再生、修復,并能防止各種并發癥的發生。
(3)病因治療:針對肝硬化發生的病因進行治療是降低門靜脈高壓的基礎,應積極消除病因。如肝炎性肝硬化病毒復制者可給予干擾素、免疫核糖核酸、胸腺素等治療。
(4)對癥支持治療:因惡心、嘔吐等消化道癥狀進食不足或不能進食者,可給予極化液、能量合劑并加用維生素C、B族等靜脈滴注,給予止吐藥物如多潘立酮、甲氧氯普胺(胃復安)、普魯卡因/溴米那/苯酚(愛茂爾)等。
(5)護肝、降酶、退黃治療:種類繁多,除上述各種維生素外,還可選用維丙胺、肝樂、聯苯雙酯、水飛薊賓片、肝得健、甘草甜素(甘利欣)、門冬氨酸鉀鎂、熊去氧膽酸、原卟啉鈉(護肝片)、肌苷、輔酶A、促肝細胞生長素、苦黃、大黃等制劑進行治療,療效差異不大。
(6)抗肝纖維化治療:目前在尚無有效方法根治引起肝硬化原發病的情況下,減緩或阻止肝纖維化進程就顯得相當重要,近年來防治肝纖維化的治療研究雖有較大進展,但臨床療效尚不理想。
(7)腹水的治療:腹水的出現是肝臟功能受損達一定程度的表現,肝功能愈差腹水愈難消除。故腹水的治療重在糾正和恢復肝臟功能。
2.降低門靜脈壓的藥物治療
自從20世紀80年代初,Lebrec首先應用藥物治療以降低門靜脈壓力以來,通過深入細致的研究,人們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藥物降低門靜脈壓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