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損傷平面的臨床判定
脊髓損傷平面一般與骨折平面相一致,但其順序數卻因成人脊髓末端止于第1腰椎下端的解剖特點而與脊髓損傷平面順序數不同。脊髓損傷時其椎節平面應該是:頸椎+1,上胸椎+2,下胸椎+3,圓錐位于胸12與腰1之間處。此外,臨床上尚可根據受累肌肉的部位來推斷脊髓神經根的受損平面。
其他癥狀
根據骨折脫位的部位、損傷程度、脊髓受累情況及其他多種因素不同,脊髓損傷患者尚可出現某些其他癥狀與體征,其中包括:
①肌肉痙攣
指受損椎節椎旁肌肉的防御性攣縮。實質上,它對骨折的椎節起固定與制動作用。
②腹肌痙攣或假性急腹癥
常見于胸、腰段骨折。主要原因是由于椎體骨折所致的腹膜后血腫刺激局部神經叢,造成反射性腹肌緊張或痙攣。個別病例甚至可出現酷似急腹癥樣的癥狀與體征,以致因被誤診而行手術探查,最后在術中才發現系腹膜后血腫所致。
③發熱反應
多見于高位脊髓傷者。主要因全身的散熱反應失調所致,也與中樞反射、代謝產物的刺激及炎性反應等有關。
④急性尿潴留
除脊髓傷外,單純胸、腰段骨折患者也可發生急性尿潴留。后者主要是由于腹膜后出血所致的反射性反應。
⑤全身反應
除全身創傷性反應外,其他如休克、創傷性炎癥反應及其他各種并發癥等均有可能發生,應全面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