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淋巴結核與非特異性慢性淋巴結炎
淋巴結活檢或針吸行病理及細胞學檢查可確診,如結核可有結核病理改變,如為非特異性慢性淋巴結炎可見中性粒細胞、單核細胞、漿細胞浸潤。
2、非結核性分支桿菌淋巴結炎
本病主要侵犯頜下及上頜附近的淋巴結,多由瘰疬分支桿菌所致。特別好發于5歲以下兒童,往往不伴有肺內結核病變,常需與頸淋巴結核的結節型和潰瘍型相鑒別。在美國非結核型分支桿菌淋巴結炎比結核性淋巴結炎更為多見,是頸部淋巴結炎的重要原因。在美國,非結核性分支桿菌淋巴結炎比典型的結核性淋巴結炎多10倍。
本病癥狀比結核性淋巴結炎略急促,腫大淋巴結不紅也不痛,即使淋巴結增大達3cm以上也能移動。抗結核治療療效較結核性淋巴結結核差,久治不愈。其診斷主要依據細菌學檢查,并作細菌分類。
3、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
此癥往往以上感癥狀開始,全身淋巴結急性腫大,常見頸淋巴結腫大,尤其左側頸后組多發,腫大淋巴結中等硬度,不粘連,不化膿,有壓痛??砂橛邪l熱、咽峽炎、皮疹,淋巴細胞可達50%~90%,并有異形淋巴細胞,嗜異性凝集試驗陽性高達80%~90%。病理檢查可以確診。
4、絲蟲病
班氏和馬來絲蟲感染可引起慢性淋巴管和淋巴結炎,并出現全身或局部淺表或深部淋巴結腫大,最常見為腹股溝淋巴結。若合并下肢淋巴管阻塞,可引起下肢橡皮腫。血中嗜酸性粒細胞增多,在夜間檢查外周血中微絲蚴而確診。
5、弓形蟲病(原蟲病類)
單側頸部可見單個或一群淋巴結腫大,輕度壓痛或不痛,不化膿,可有全身不適低熱或無任何癥狀。確診依靠病原體檢查,弓形蟲素試驗與補體結合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