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分泌學說,很早以前就有人觀察到前列腺的發育與睪丸關系密切。切除兩側睪丸,可使前列腺萎縮。青春期前將垂體破壞,前列腺亦停止發育。大量應用女性素,可使前列腺萎縮。大家都承認前列腺增生系由于性腺內分泌的紊亂,但迄今仍缺少化驗數據以說明此一問題。
對于內分泌紊亂的細節,理解也不確切。比如檢查正常男性精索內靜脈血中睪丸酮的含量為0.025~1.6μg%之間。在30~80歲過程中,此數值逐漸減少(Finkelstein 1961)。另外測定尿內17酮醇排出量,50~70歲僅為男性青年排出量的40~55%(Mac Donald1962)。但測定患者男性激素之含量,所得結果甚不一致,有者低,有者高,有的沒有變化。
Lacssagne(1933)曾認為雌性激素可能是前列腺肥大的病因。前列腺肥大產生于前列腺的側葉及中葉等“髓質部”而不使髓質部退化;而“皮質部”并無影響。Huggins認為是由于雌性素使雄性素的作用減低,從而使髓質部退化;而“皮質部”即后葉對雄性素反應閾低,故仍維持原狀。
男性體內之雄性素及雌性素同時產生于睪丸及腎上腺皮質,并受垂體內分泌的控制與調節,以維持其平衡關系。從治療之效果來看,女性素及閹術對正常前列腺及前列腺癌之作用較為可靠。對前列腺肥大之作用,則不恒定。使用男性素或男性女性素聯合使用治療前列腺肥大癥,均不能得到可靠的效果。綜上所述前列腺肥大癥與性腺內分泌的紊亂有密切關系,但其具體機制仍不明確。
前列腺增生多發于年齡較大的人群,有尿急、尿頻、排尿困難、血尿等癥狀,嚴重影響患者正常生活,其發生原因比較復雜,不注意飲食、性生活過多、憋尿、久坐、便秘、缺乏鍛煉等都會增加罹患前列腺增生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