顱底骨折多為顱蓋骨折的延伸部分,大多為線形骨折,單純發生的顱底骨折并不多見,骨折線可發生于1個或2個顱窩。產生顱底骨折大多發生于鄰近顱底平面的直接暴力,也可發生于間接暴力,如墜落傷時臀部著地而發生枕骨大孔部骨折。由于顱底硬腦膜與顱前、中窩粘連緊密,不易于形成硬膜外血腫而易致腦脊液漏、顱內積氣并可因此發生顱內感染;同時由于腦的大血管及顱神經均經顱底出入,所以顱底骨折時易于損傷上述結構;顱前、中窩起伏不平,當腦在外力的作用下發生移位時,易與粗糙的顱窩表面進行摩擦和碰撞,不但造成嚴重的腦挫裂傷,而且額葉和顳葉底面的挫裂傷處易發生顱內血腫;另外腦干從枕骨大孔中穿過,所以顱后窩的骨折可并發有腦干的原發性損傷。
顱底骨折并發意識障礙的診斷主要靠病史、臨床表現及輔助檢查。本組患者均有明確的外傷史,包括車禍傷、墜落傷、打擊傷等,傷后表現為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gcs評分<8分,口、鼻、外耳道流血性腦脊液,若骨折損傷頸內動脈或海綿竇可引起口、鼻大量出血,顱神經損傷,生命體征變化,錐體束征及病理反射陽性。ct檢查提示可有環池、顱內縱裂池積血,腦干點狀出血,顱內血腫,腦挫裂傷等病灶積氣。
顱骨X線平片檢查僅30~50%能顯示骨折線,必要時行顱基位片,斷層攝片或CT掃描等檢查。顱底骨折并發意識障礙者病情較嚴重,其特點一是致傷暴力大,致使顱底骨折同時伴隨的腦損傷也嚴重,患者昏迷程度深。二是顱底血管豐富,致傷后常造成患者口腔、鼻孔、外耳道的大量出血,短時間內可休克。這些特點是導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顱腦損傷后昏迷時間的長短為診斷顱腦損傷程度的重要依據,但并發休克的顱腦損傷單純通過意識喪識的時間來判斷顯然是片面的,因為休克本身即可引起意識改變。當腦血流總量下降20%~30%時出現焦慮,下降35%~40%時出現憂郁,下降至50%時則出現昏迷。所以顱腦損傷后原發性昏迷未復蘇而又繼發于休克所產生的意識障礙,這一疊加作用成為病情惡化的重要原因之一,但休克糾正后,部分顱腦損傷輕者好轉快。
溫馨提示
顱底骨折并發嚴重鼻出血是臨床處理中最棘手的問題之一,損傷部位及出血來源在嚴重鼻出血的情況下難以及時準確判明,患者往往因大量出血來不及救治而死亡。其出血來源可以是頸外動脈系統也可是頸內動脈系統或二者都有。行局部填塞及腦血管造影,迅速查明出血來源,栓塞出血動脈可達到良好的效果。在救治過程中需進行氣管內插管,吸除氣道內血液,確保呼吸道通暢,同時快速輸血,壓迫頸動脈,必要時行頸動脈臨時結扎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