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脊椎結核在我國的發病率越來越高,那么,對于脊椎結核患者們,在治療的過程中有哪些事項是要注意的呢?
脊椎結核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有哪些事項需要注意?
椎體結核也是全身結核感染的局部表現,在治療時絕不可忽視全身治療。全身治療原則包括休息、營養、全身支持治療和抗結核藥物治療。局部治療包括局部制動、病灶清除術、前、后路植骨融合術。
1.藥物治療
早期、聯合、適量、規律和全程使用敏感藥物的合理抗結核化療,是脊柱結核手術治療成功的保障,化療的時間長達 12 個月以上。在結核病灶清除時,臨床上常規在病灶處放置鏈霉素 1 g 、利福平 100 ~ 200mg 作為局部化療,但大部分藥物隨病灶滲液引流出體外,或隨體液擴散而迅速降解消失,其作用時間短。
為了減少全身用藥的量,縮短療程,提高局部用藥的抗結核能力,通過介入途徑局部給藥。方法是常規清除病灶后,于病灶旁放置 5 ~ 8F 導管,術后 3d 引流液逐漸減少即開始注入抗癆藥物:利福霉素 250mg 、雷米封 200mg 。
2.局部制動
為了緩解疼痛,防止增加畸形、避免病變擴散、減少體力消耗,及時地使患者休息,或采用其它制動方法是必要的。
3.手術療法
在全身支持及藥物治療的情況下,采用適當的手術療法,以達到治愈病灶,縮短療程和恢復機體功能的目的。根據病情選用脊柱融合、病灶清除、膿腫切除或刮除、竇道切除等手術。一般有明顯椎體破壞、有大塊死骨及膿腫,采用病灶清除術。如病灶局限,骨質破壞少,椎體病變已靜止,采用脊柱融合術。
4.寒性膿腫的治療
如膿腫過大,宜先用穿刺法吸出膿汁,注入鏈霉素,以免膿腫破潰和發生繼發性感染以及竇道形成。在適當時機應盡早進行病灶清除術和膿腫切除或刮除術。
5.合并截癱的治療
脊柱結核合并截癱的約有 10% 。一旦發生截癱,應早期積極治療,按截癱護理,絕對臥床休息,進行抗結核治療,改善全身情況,盡快手術解除脊髓的壓迫,徹底病灶清除。待截癱恢復,一般情況好轉后,再做脊椎融合術穩定脊柱。
最后,小編提醒大家,“三分治療,七分護理”,在日常生活中,對脊椎結核患者來說,優質的護理對疾病的康復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