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炎的種類分了很多,許多不同的原因引起的皮炎也有著不同的癥狀,那么皮炎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呢?是什么原因引起接觸性皮炎呢?我們看看下面的介紹。
原發性刺激物可損傷正常皮膚或刺激原有的皮炎。強刺激物(如酸,堿,酚)在數分鐘內即可引起臨床上可見的改變。弱的或邊緣性刺激物(如肥皂,清潔劑,丙酮或甚至是水) 與之接觸數日后方可引起臨床上可見的改變。不同的刺激物損害皮膚的機制不同。例如清潔劑可以激活角化細胞,從而使之釋放炎性細胞因子。
過敏性接觸性皮炎病人可能會對使用數年的物質或用于治療皮膚病的“約”物產生過敏反應。朗格漢斯細胞(一種表皮細胞的年幼亞群)吞噬致敏原并將其傳遞至T淋巴細胞。從角化細胞和朗格漢斯細胞釋放的細胞因子也可促進過敏的發生。病人的致敏過程可從6~10天(較強致敏原如毒常青藤)到數年(較弱致敏原)不等。當再次接觸該致敏原時,瘙癢和皮炎可在4~12小時內出現。
外用“約”的某些成分是引起過敏性接觸性皮炎的主要原因。接觸性皮炎的病因病理,其他常見致敏原包括植物(如毒常青藤)及在制鞋,制衣,金屬化合物,染料和化妝品中的致敏物質。許多工業因子可以引起職業性皮膚病。許多健康的職業勞動者對橡膠增效劑和手套的乳膠過敏。有些男子因為對乳膠避孕套過敏而無法使用。這些都應該引起患者的特別注意。
非常值得一提的一個問題是,原發性接觸性皮炎,可出現在任何年齡的任何人,這種患者在接觸到了強酸或強堿等強刺激性物質后,會在很短時間內發病而出現臨床癥狀。如果這種人接觸到了弱的刺激性物質后,會出現慢性癥狀。而變態反應性接觸性皮炎,僅在少數人中才能引起臨床癥狀,當這種患者接觸到的可引起癥狀的物質后,很快在極短的時間內發病。但臨床上就診的患者絕大多數是變態反應性接觸性皮炎患者。因此,患者在生活中應該盡量不要接觸這些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