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裂是神經管畸形疾病之一,病情嚴重的患者會出現癱瘓現象,對于這種不可逆的情況患者都很充滿了擔心與害怕。因為在發現脊柱裂癥狀之后,患者朋友們一定要提高警惕,盡快采取相關正規的治療措施保護自己。
脊柱裂及時治療的重要性
早期認識此病和早期治療是治愈該病的關鍵。脊柱裂合并脊髓拴系的患兒,小兒時一般沒有癥狀,但是隨著身體的發育,拴系的脊髓受到牽拉,從而出現相應的癥狀。研究表明,一旦出現運動功能的障礙,如肢體的無力和麻木等,只有約45%的患者恢復正常;一旦發生尿失禁,只有12%的患者恢復正常。因此一旦發現脊髓拴系,無論有無癥狀都要手術治療。
脊柱裂的治療用藥
囊性脊柱裂幾乎均須手術治療。如囊壁極薄或已破,須緊急或提前手術,其他病例以生后1~3個月內手術較好,以防止囊壁破裂,病變加重。如果囊壁厚,為減少手術死亡率,患兒也可年長后(1歲半后)手術。手術目的是切除膨出囊壁,松解脊髓和神經根粘連,將膨出神經組織回納入椎管,修補軟組織缺損,避免神經組織遭到持性牽扯而加重癥狀。對脊膜開口不能直接縫合時,則應翻轉背筋膜進行修補。包扎力求嚴密,并在術后及拆除縫線后2~3日內采用俯臥或側臥位,以防大小便浸濕,污染切口。
所以大家要了解脊柱裂的相關方面臨床知識,在發病初期就認識到后背部的包塊、血管痣、皮膚凹陷和多毛等并不是現象表面,可能存在椎管內的脊柱和脊髓先天畸形。應該早作檢查,近早手術,切勿在出現明顯癥狀后再匆忙手術,可能會后悔終生。隨著現代麻醉和神經重癥監護的重大進步,目前患者年齡并不是制約手術的問題。
對于長期排尿失?;蛞归g遺尿或持續神經系統癥狀加重的隱性脊柱裂,仔細檢查后,應予以相應的手術治療。手術的目的是切除壓迫神經根的纖維和脂肪組織。
對于出生時雙下肢已完全癱瘓及大小便失禁,或尚伴有明顯腦積水的脊髓脊膜膨出,手術后通常難以恢復正常。甚至加重癥狀或發生其他并發癥。
脊柱裂治療期間的注意事項
1、顯性脊柱裂
(1)單純脊膜膨出或神經癥狀輕微的類型
應盡早施術。如因全身情況等原因推遲施術時,應對局部加以保護,尤其是對脊髓外露者,應防止感染。
(2)手術原則
是將后突的脊髓或神經根放歸椎管(先分離松解四周的粘連),之后切除多余的硬膜囊及修補椎板缺損處(植骨等)。
2、隱性脊柱裂
(1)癥狀輕微者
應強調腰背肌(或腹肌)鍛煉。以增強腰椎局部的內在平衡。
(2)癥狀嚴重并已影響正常工作、生活者
應先做進一步檢查,確定有無合并腰椎椎管或根管狹窄癥、腰椎間盤脫(突)出癥及椎弓斷裂等。對伴發者,應以治療后者為主,包括手術療法。
(3)浮棘癥者
不應輕易施術,單純的浮棘切除術早期療效多欠滿意,主要是由于浮棘下方達深部的纖維組織多與硬膜囊粘連,此常是引起癥狀的原因,而企圖切除此粘連組織多較困難,應慎重。一般在切除浮棘的同時,將黃韌帶切開并翻向兩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