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空洞多是先天性腦生理畸形繼發小腦扁桃體下疝形成擠壓脊髓并阻塞腦脊液循環導致脊髓中央管壓力增大形成階段性空洞若腦病壓力過大所致,損傷脊髓遲發脊髓損傷導致脊髓功能障礙,或不明原因的腦病到腦壓力過大影響脊髓循環所繼發的脊髓中央管擴張。良好的生活習慣是預防脊髓空洞的很好辦法。
預防脊髓空洞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保持樂觀愉快的情緒
較強烈的長期或反復精神緊張、焦慮、煩燥、悲觀等情緒變化,可使大腦皮質興奮和抑制過程的平衡失調,使肌跳加重,使肌萎縮發展。
二、合理膳食
保持消化功能正常。脊髓空洞癥肌萎縮患者保持消化功能正常,合理調配飲食結構是康復的基礎。脊髓空洞癥肌萎縮患者需要高蛋白、高能量飲食補充,提供神經細胞和骨骼肌細胞重建所必需的物質,以增強肌力、增長肌肉,早期采用高蛋白、富含維生素、磷脂和微量元素的食物,并積極配合藥膳,如山藥、苡米、蓮子心、陳皮、太子參、百合等,禁食辛辣食物,戒除煙、酒。中晚期患者,以高蛋白、高營養、富含能量的半流食和流食為主,并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以維護患者營養及水電解質平衡。
三、注意預防感冒、感染
脊髓空洞癥肌萎縮患者由于自身免疫機能低下,或者存在著某種免疫缺陷,一旦感冒,病情加重,病程延長,肌萎無力、肌跳加重,特別是球麻痹患者易并發肺部感染,如不及時防治,預后不良,甚至危及患者生命。胃腸炎可導致腸道菌種功能紊亂,尤其病毒性胃腸炎對脊髓前角細胞有不同程度的損害,從而使患者肌跳加重、肌力下降、病情反復或加重。
四、注意關節疾病
常合并夏科氏關節病(關節磨損、萎縮和畸形,關節腫大,活動度增加,運動時有摩擦音而無痛覺)、脊柱側彎、弓形足、顱底凹陷、腦積水等。
溫馨提示:空洞常累及三叉神經脊束核出現面部洋蔥皮樣痛溫覺缺失,自外側向鼻唇部發展;累及疑核引起吞咽困難飲水嗆咳;累及舌下神經核伸類肌及肌束顫動;累及面神經核出現周圍性面癱;前庭小腦通路受累出現眩暈、眼震和步態穩。脊髓空洞癥常合并其他先天性畸形,如脊柱側彎或后突畸形、隱性脊柱裂、頸枕區畸形、小腦扁桃體下疝和弓形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