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它提供給我們生存所必須的物質,但同時也提供給了我們一些不利于身體健康的“潛在因素”。一些疾病的發生和發展,都與自然環境的變化、季節的更迭有關系。世界衛生組織2008年在全球范圍展開的調查研究表示,人類所患疾病中,70%與氣候的變化有關系。每年因此受到影響的人群達到了20億以上。
慢性鼻炎是一種典型的隨著季節變化而呈現明顯發病規律的疾病,這與它的致病因素有關。一般來講,冷暖氣候更迭之時,對人體鼻腔內鼻粘膜的傷害是最大,一些先天體內缺乏維生素的人群,在因對這種變化時尤其吃力和脆弱。2013年,我國慢性鼻炎患者已經達到了350,807,030人,其中有4.75%的人是首次患病。綜合考量這些因素,鼻炎患者發病季節特點主要有以下一些表現。
以上表格中的數據清晰的顯示了,在2013年中,患病率最高的時間段是3~5月份,高達9.2%,患病人數也突破3千萬大關,其次是秋季9~11月份,以8.7%的比例緊隨其后。并且這兩個季節的發病主要原因都是氣候的變化,一般患者所采取的治療方法是藥物治療。
我們來具體看一下,2008~2012年5年中,慢性鼻炎的患病率占當年總人口的比例季節性分布數據。
不難看出,在以上數據中,慢性鼻炎的高發季節以春季為主,平均比例都在9%左右,其次是秋季,在比例上,兩個季節不相上下。這兩個季節由于自身的氣候特點,處在一年中氣候變壞的關鍵時刻,冷暖氣候的更替頻繁,不穩定的外部環境給慢性鼻炎的病發和復發都創造了良好的機會,一些體制較差或者不注意防范的患者,就容易被趁之虛,造成病情的反復發作。這也是這兩個季節的發病率一直高居不下的最主要原因。
任何的疾病都是身體衰弱的信號反應,人是自然的一部分,順應自然規律,二者就能夠和諧相處,人體也能持續停留在一個健康的狀態之中。治療疾病的最好方法其實就是預防,很多疾病都是由于疏忽大意,人體環境與自然環境的變換不同步,產生了不協調的因素所導致的。所以,慢性鼻炎的患者和一些潛在的鼻炎患者,要注意時令的變化,適時調整自己的身體狀態。這樣可以使身心得到愉悅,當身體處在一個平衡和興奮的狀態時,疾病就自然會遠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