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種消化道疾病也越來越多了,尤其是腸癌發病率逐漸升高,發病年齡逐漸年輕化,得了結腸癌對患者的身體健康和日常生活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很多病人都覺得結腸癌是不治之癥。其實預防結腸癌首先就要預防結腸息肉,結腸息肉比腸癌早發十年左右,防止腸癌要從防止結腸息肉開始。
1、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應多吃山芋、玉米、水果、新鮮蔬菜等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及粗纖維的食物,這些食物在腸道停留時間短,利于腸道毒素的排除。盡量少吃油炸、熏制、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不吃有可能腐敗的水果、蔬菜及食物。
2、多喝牛奶,補充鈣劑及維生素,已經有證據表明,補充鈣劑和維生素A、C、D、E能夠降低患有結腸息肉的風險。
3、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適當鍛煉身體,保持規律的生活節奏,戒煙戒酒,控制體重。
4、如有結腸息肉的高危因素存在,如家族性結腸癌或息肉病、潰瘍性結腸炎、腸腺瘤等,應定期去醫院咨詢或檢查,以便掌握自己的身體狀況。
5、便血往往是結腸息肉病人的第一個癥狀,其次是大便習慣改變,包括大便時間、次數的改變,以及便秘或不明原因的腹痛、腹瀉。
6、多吃纖維食物。少吃高脂肪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這是預防結腸息肉最簡單也是最有效的辦法之一。每日飲食中要有足夠的蔬菜,如芹菜、青菜等,平日可有意識增加一些粗糧、雜糧的比例,飲食不宜過細過精,也可以幫助腸胃蠕動消化。
7、一日三餐定時定量,不過分饑餓、不暴食暴飲,這樣有利于腸道消化吸收平衡,避免因無節制飲食而致腸道功能紊亂。美國防癌協會推薦每人每天攝食30-40克膳食纖維;日本70歲以下每天標準攝入量是19-27克;我國推薦的標準是每日膳食纖維30克。
8、要多運動。保持每日大約20分鐘中度日常運動,有助排泄物通過腸道,協調排泄。有研究表明,運動可以將患結腸息肉的危險降低一半。
溫馨提示:為了防止結腸息肉的發生,我們要積極治療已患的大腸疾病如潰瘍性結腸炎、腸腺瘤等。如有大腸癌的高危因素存在,如家族性結腸癌或息肉病、家族性多發性息肉、潰瘍性結腸炎患者,應定期去醫院咨詢或檢查。
【參考文獻:《胃腸疾病自我防治》《話說肛腸病》《大腸癌自我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