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老齡人口在人口總數中比重的加大,高血壓成為老年人普遍關注的問題。血壓計也不再像以前一樣只在醫療機構中才能見到,而是逐漸進入了尋常百姓家。成為日常家庭用具之一,測量血壓簡便易學,現將測量血壓的相關知識介紹如下:
老年人如何自己測血壓
血壓是動脈血壓的簡稱,分為收縮壓和舒張壓。正確測量血壓的方法是:(以汞柱式血壓表為例)被測者安靜休息15分鐘以上,取坐位或平臥位,使手臂與心臟的位置保持同一水平,掌心朝上,將氣袖展平,氣袖中部對著肱動脈縛于上臂,氣袖下緣距離肘窩2-3厘米,松緊度以能放下被測者1-2根手指為宜,將聽診器胸件放在肘部肱動脈上,(以手指能觸摸到肘窩肱動脈搏動部位)注意不能接觸氣袖,更不能塞于氣袖之下,然后給氣袖充氣,待聽到肱動脈搏動消失后,再繼續充氣使汞柱升高20-30毫米,以汞柱下降1毫米/秒的速度緩慢的放出氣袖中的空氣,當您聽到第一個動脈搏動聲時汞柱上所示的壓力值即為收縮壓;繼續放氣至動脈搏動聲消失時的壓力值即為舒張壓;兩者之差為脈壓。
健康人雙側肱動脈血壓可不相等,兩者之差可達10-20毫米汞柱,一般以右上肢測量為準。測量血壓應該在同一時間內間隔1分鐘反復測2-3次,取其最低值作為該時間的血壓值。
血壓的正常范圍:收縮壓90-139毫米汞柱,舒張壓60-89毫米汞柱。正常人血壓呈明顯的晝夜波動性,夜間血壓最低,晨起活動后逐漸上升,在上午6-10點和下午4-8點各有一個高峰,繼之緩慢下降。高血壓病人血壓的晝夜變化總的水平較高,波動幅度也較大,在活動、飲食、情緒激動、精神緊張或寒冷等狀態下血壓都會升高;失眠、吸煙、飲酒和飲咖啡也都會影響血壓。
服藥治療的高血壓病人應監測降壓作用最弱時段、晨起最強時段傍晚及臨睡前血壓。血壓控制平穩者最好每日監測晨起后和臨睡前的血壓。
溫馨提示:正常人在30歲以下至少應該每年測血壓一次;超過40歲者每3-4個月應測量血壓;如果多次血壓超過130/85毫米汞柱應在大夫的指導下改變行為和生活方式,更應每月監測血壓,掌握動態變化,采取對應措施。
【參考文獻:《高血壓診治新進展》《專家幫你降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