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所有慢性肝病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肝纖維化。導致肝纖維化的病因有很多,臨床上,病毒性肝炎、酒精肝、脂肪肝、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都會引起肝纖維化。肝纖維化患者要做到早發現、早治療,這樣才能防止疾病向肝硬化的方向發展。診斷肝纖維化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一、血清酶測定
血清指標是目前研究最為廣泛的肝纖維化的診斷方法,血清學指標的高低與肝纖維化嚴重程度密切相關,因而可用于診斷肝纖維化。
二、肝穿刺檢查
這種檢查最客觀準確,但少數情況下會因穿刺不到理想部位而漏診。
三、影像學檢查
B超、CT及核磁共振等都可以發現肝纖維的某些征象,如肝輪廓、大小、脾大小的改變等,但是現在這些都不能確認肝纖維化,也不能準確判斷肝纖維化的嚴重程度,所以只能做診斷的輔助方法。
四、羥脯氨酸測定
羥脯氨酸是構成膠原纖維特有的物質,測定其在血及尿中含量,可了解膠原纖維在體內變化情況,借此可作診斷參考。
溫馨提示:肝纖維化事關人體肝臟因此在對其療養上患者一定也要小心謹慎,患者治療前一定要注意遵守有關的治療注意事項,如患者治療要遵守合理飲食,合理休息和運動等原則。
【參考文獻:《檢驗與臨床診斷(肝病分冊)》《常見肝病簡便自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