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炎是由一種用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細菌侵入機體而致的一種化膿性感染病,并不是人們通常所理解的單純骨髓發炎,而是指整個骨組織,包括骨膜、骨皮質、骨髓均受細菌感染而產生的一系列病變,因此單稱骨髓炎也不恰當,而應稱為骨、髓炎。但由于“骨髓炎”這個名稱習用已久,所以臨床上仍以“骨髓炎”命名。臨床一般采用外敷膏藥治療。
慢性化膿性骨髓炎并無時間限定,在小兒,大都由急性化膿性骨髓炎演變而來;在成人,其多為創傷后繼發感染而形成。有的病例因細菌毒力低,一開始便呈慢性骨髓炎表現。慢性化膿性骨髓炎依其臨床表現和X線征象,一般不難診斷。
有關專家稱骨髓炎早期是無法通過X線診斷的,等到X線有癥狀顯示的時候已經發展的晚期,并且這時候骨髓炎的臨床癥狀都具備了,X光片已經失去了意義,也錯過了治療的最佳時期。早期診斷主要是以臨床癥狀為主,因為這個時候在X光片上并沒有顯示。
早期的癥狀主要有:骨髓炎的早期癥狀主要有寒戰高熱、腫痛、局部組織的血運障礙、有炎性膿腫、傷口流膿流水、長期不愈合等等,主要是傷口不愈合發炎深至骨骼就可以診斷為骨髓炎。
在臨床中往往把X光片作為診斷骨髓炎的重要依據。
骨髓炎為一種骨的感染和破壞。由需氧或厭氧菌、分枝桿菌、真菌引起。骨髓炎好發于椎骨、糖尿病患者的足部、或由于外傷或手術引起的穿透性骨損傷部位。兒童最常見部位為血供良好的長骨(如脛骨或股骨的干骺端)。骨髓炎的中醫學中屬于“附骨疽”或“附骨流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