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關節脫位是一種多發于年輕、運動員人群的疾病,如果是第一次肩關節脫位會損傷支持肩關節的韌帶。如果不及時治療很有可能導致韌帶破裂。那么肩關節脫位的診斷方法和治療手段都有哪些呢?那么下面就由小編我來為大家一一介紹一下。
診斷方法:
肩關節后脫位后,沒有像前脫位時那樣明顯的方肩畸形,Dugas征亦為陰性,肩關節活動受限也沒前脫位那樣明顯,肩后脫位的典型體征為喙突和肩峰較正常明顯,從傷側側面觀察,肩前方變平,肩后方較為突出,肩部前側空虛,患肩外展外旋活動受限。
影像分析:
普通前后位X線片可以清楚顯示出肩前脫位以及盂下型和岡下型后脫位。肩峰下型后脫位時,如果只拍攝肩前后位X線片,肩后脫位在X線正位片上常常表現為正常關節結構的假象,這是漏診的主要原因。但仔細閱片仍可發現一系列相應改變:肩部前后位X線片可見肱骨頸不同程度地"變短"或" 消失",肱骨頭與肩盂重疊影像部分減小,肱骨小結節影像突向內側,與盂前緣弧度失去平衡關系。此外肱骨頭關節面與盂前緣及下緣距離增寬,肱骨頭關節面與盂前緣距離大于6毫米時,即可診斷為異常[1]。高度懷疑肩后脫位時應加穿胸位片或攝腋位片,可發現肱骨頭脫出肩胛盂后緣。必要時作肩部CT掃描,可顯示肱骨頭脫出關節盂后緣,且關節面朝后,還可發現肱骨頭凹陷性骨折或關節盂后緣骨折。
肩關節后脫位極為少見,很多骨科醫生從未親自診治過,沒有考慮到這種損傷的可能。根據隨訪結果顯示,新鮮脫位者愈后功能好,陳舊性脫位愈后功能差,且增加了患者的痛苦。故早期明確診斷,早期治療,患者痛苦小,治療效果好。臨床中應對可疑病例加攝穿胸位或腋位X線片,必要時做肩關節CT掃描,以防漏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