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周慢性濕疹較急性濕疹更為多見,局部表現為皮膚增厚,苔癬變化,皺襞皸裂明顯,傾向滲出,瘙癢劇烈,慢性經過,易于復發。
【鑒別診斷】
肛周濕疹與肛門瘙癢癥的鑒別:濕疹常發有丘疹、紅斑、滲出、糜爛,以后繼發瘙癢,而后者常以發癢為主,無滲出液,搔抓破后,繼發滲出、出血、糜爛。
肛周濕疹與接觸性皮炎的鑒別:后者有明顯的接觸物刺激病史,容易查清,皮疹僅限于接觸部位,形態單一,水皰大,境界清楚,去除病因后,皮炎消退較快,很少復發。
肛周濕疹與肛周神經性皮炎的鑒別:后者常發瘙癢,后出現扁平丘疹,有苔癬樣變,淡褐色,干燥而堅實,病變部位可延至骶尾部、會陰及陰囊。
【預防】
除去各種可能引起濕疹的原因,對各種慢性病灶如慢性扁桃體炎、齲齒、鼻竇炎;各種肛腸慢性病如痔、肛瘺、肛竇炎都應積極治療。少吃辣椒、白酒等刺激性食物。分析接觸的各種物品、用具以及化學品中可能致敏的物質,應加以清除。在用藥過程中如見局部出現紅斑、瘙癢等可疑過敏性癥狀時,應立即停藥。保持肛門部清潔衛生、避免搔抓、摩擦,忌用肥皂水浸洗和有刺激性的藥物薰洗、坐浴或外敷,以免加重病情,要防止腹瀉或便秘及其他誘發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