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乙型肝炎因其患病基數大,成為肝炎中危害最大的一種。
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的傳播途徑主要為母嬰傳播、經血或體液傳播以及性傳播。預防措施包括新生兒及時接種疫苗;表面抗原陽性的孕婦按規定進行母嬰阻斷;避免不潔注射及其他高危活動;高危人群接種乙肝疫苗等。
接種乙肝疫苗是預防乙肝最安全、有效的措施。全程接種乙肝疫苗后,約80%-95%的人群可產生免疫能力,保護效果可持續20年以上。由于乙肝病毒感染是導致原發性肝癌的主要因素,因此接種乙肝疫苗也可降低原發性肝癌的發生。丁肝病毒只有與乙肝病毒同時或在乙肝病毒感染的基礎上才能發生感染,因而接種乙肝疫苗對預防丁肝病毒感染也有積極作用。
乙型肝炎疫苗全程需接種3針,按照0、1、6個月程序,即接種第1針疫苗后分別間隔1個月和6個月注射第2和第3針疫苗。新生兒要求在出生24 小時內接種乙型肝炎疫苗,越早越好。醫務人員、經常接觸血液的人員、托幼機構工作人員、經常接受輸血或血液制品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陽性者的家庭成員、男性同性戀或有多個性伴侶和靜脈內注射毒品者等也應接種乙肝疫苗。
丙肝目前雖尚無有效疫苗,但與乙肝病毒難于清除不同,丙肝在治療上已經有了相當好的辦法。我國丙肝病人的治愈率高達七八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