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5月,國家衛計委下調碘鹽濃度,由35mg/kg下調到25mg/kg,一年多來,杭州人群碘營養情況怎么樣?杭州市疾控中心調查結果:杭州市人群碘營養處于正常狀態適宜,但孕婦碘攝入低了,建議吃點海帶紫菜湯。另外,研究發現,食用無碘鹽與甲狀腺結節患病風險增加有關,在女性中這種相關性更為明顯。這一結果,發表在2013年9月份,美國營養學權威雜志《美國臨床營養雜志》(《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上。
杭州女性
34.7%有甲狀腺結節
碘鹽與甲狀腺結節的話題,市民、醫生、公共衛生研究人員,已經討論了好幾年。
5年前,有臨床醫生提出,浙江沿海地區,海產品豐富,不缺碘。當地居民吃了碘鹽以后,甲狀腺疾病明顯增加。
這兩年,大部分職工體檢中加入了甲狀腺B超這一項,檢查結果嚇人一跳,杭城某事業單位1000多人體檢,一下子檢出了300多人有甲狀腺結節。
從2010年開始,杭州市疾控中心和浙江大學做了持續的調查,研究結果顯示,杭州市女性居民的甲狀腺結節患病率高達34.7%,男性為24.1%,并且隨著年齡的增大而增高。
那么“高碘飲食”真是甲狀腺結節增加的原因嗎?
一部分臨床和相關研究者卻有不同的看法。
尿碘含量低
患甲狀腺結節多
杭州市疾控中心和浙江大學的研究人員對9412名成人(覆蓋杭州市13個區縣),采集了他們的飲用水水樣,血樣和尿液樣,進行了碘含量測定,以及甲狀腺B超檢查和甲狀腺激素水平檢測。浙江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余運賢課題組承擔數據分析和統計工作。
研究人員最終發現,與5年前臨床醫生的疑慮真好相反,并非“吃了碘鹽以后,甲狀腺疾病明顯增加”,而是食用無碘鹽和飲食口味偏淡與甲狀腺結節患病風險增加有關,這一點在女性中更為明顯。
因為在研究中發現,正常人群甲狀腺結節的發生率為24%,而尿碘含量偏低的這部分人,甲狀腺結節發生率31%,比前者高。
記者就此結論,采訪了我省內分泌專家,浙大一院內分泌科董鳳芹醫生。董醫生說,碘攝入具有U型特點,即攝入高和攝入低,都會引起甲狀腺疾病。
心理因素促長結節
多喝牛奶可防
碘屬于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一個人需要多少碘?杭州市疾控中心地方病防制所所長徐衛民說,如果一個人活100歲,一生也總共需要6克碘(相當于半調羹)。這6克碘,需要分布在每一天微量攝取,才能達到滿足正常的生理需要,低了高了都不行。
在調查了杭州人飲食結構與碘鹽攝入情況之后,研究發現,杭州人攝入的碘中,74.4%的碘來自于碘鹽,其他食物只提供了25.6%的碘。
研究認為,在杭州,碘缺乏癥可能是引起甲狀腺結節的主要風險,對這些人來說,食用碘鹽仍是必要的。
在這次研究中發現,心理因素也是促成甲狀腺結節增高的一個危險因素。在甲狀腺結節檢出者的問卷中,工作累、家庭矛盾重、抑郁等心理情況比正常人要嚴重。
另外,研究者也提出了一個對甲狀腺結節的保護因素:喝牛奶。研究表明,長期食用牛奶的市民,甲狀腺結節的發生率會減少。
到底該吃碘鹽還是無碘鹽?研究者認為,因為缺碘和高碘均能導致甲狀腺結節,因此需要到醫院診斷自己屬于缺碘還是高碘人群,是否存在其他甲狀腺疾病,才能判斷是否需要吃無碘鹽。
研究發現,食用無碘鹽與甲狀腺結節患病風險增加有關,在女性中這種相關性更為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