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骨折是一種很嚴重的創傷,常導致不同程度的脊髓損傷,容易合并并發癥,可導致死亡,正確的護理對患者生命的保障和功能的恢復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脊髓損傷病人的病程長,其康復護理的措施正確與否,直接關系到病人的生存質量。在醫院內施行康復治療及護理條件好,但長期住院患者家庭一般難以承受經濟負擔。而通過對本章的學習和接受專業人員的指導,進行家庭康復護理才是切實可行的方法。所謂家庭康復護理,是根據病人家庭條件,患者自己主動護理和在專業人員指導下和患者家屬一起制定可行康復計劃和防止并發癥發生的措施,家屬學會簡單的康復訓練的步驟及方法。這簡便易行經濟實惠,為病人培養了永久性的家庭護理人員。
1、心理護理
病人大多數是突然受到意外傷害,思想沒有準備。首先做好病人思想工作,家屬應該主動與病人談心、安慰、鼓勵病人,使其保持樂觀情緒,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2、合理體位
(1)、病人絕對平臥硬板床,并非指絕對的硬板,而是指彈性較小,平臥側臥時脊柱不彎曲的床墊。
如截癱位置比較高,則應選擇彈性好的床墊墊在硬質床上,甚至根據需要選用充氣床墊,以分散身體各部位所受壓力,避免褥瘡的發生。同時使用彈性軟墊等保持截癱肢體功能位。具體內容詳見本章第四節正確的體位擺放和轉移。病情穩定后,應經常更換體位每2小時翻身一次,體位改變以左右側位及平臥相結合。
(2)、病情穩定開始體位轉移變化時,還應該注意體位低血壓(直立性低血壓)的護理。
所謂體位低血壓(直立性低血壓),是指脊髓損傷患者從臥位到坐位或到直立位時發生血壓明顯下降。表現為頭暈、眼黑、視物不清,甚至一過性神志喪失。
直立性低血壓發生時,應立即改變體位至臥床或頭低位,癥狀可立即緩解,且多數經逐步體位訓練而消失,較嚴重者可用彈性繃帶包扎下肢及使用彈性腹帶,通過對大腿和腹部的加壓,減少體位變化時血液在下肢和腹部的灌注,從而改善低血壓的癥狀。
直立性低血壓發生時立即恢復患者仰臥位或將輪椅后仰變成頭低位,癥狀很快消失。如無他人協助時,患者可自行向前屈曲上身,使頭部盡量貼近雙膝,以改善腦部的血液供應。需要注意的是高位脊髓損傷的患者坐輪椅時,需有彈力安全帶固定于輪椅靠背。
3、褥瘡的預防及護理
由于病人的肢體運動及感覺功能有不同程度的障礙,肢體血流緩慢,受壓部位易發生褥瘡。好發部位:骶尾部、足跟、大粗隆等。應勤翻身,多按摩,保持床鋪清潔干燥,無皺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