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瀉是指不正常地頻繁排稀便或水樣便,通常伴有下腹部絞痛。大多數由暴飲暴食、受涼、不消化等原因引起。有時作為消化系統慢性疾病或傳染病的癥狀出現。嬰兒如果出現大便稀松,甚至呈水樣,也伴隨排便次數的增多,可能為胃腸道感染和飲食的改變引起,如果腹瀉伴有持續的嘔吐,家長要警惕了,最好及時去看兒科醫生。下面的小測試可以幫助您做到初步自診并獲得有效建議。
腹瀉癥狀常見于以下病種:
消化不良、大腸癌 、 類癌綜合征、 腸炎、食物中毒、細菌性痢疾、腸結核、淋巴瘤
如果您的病情未確認,請開始以下自測
1、您如果吃了腐敗變質或沒煮熟的食物
就診建議:可能為食物中毒引起(尤其是與他人共餐,且其他人也出現類似癥狀的),建議立即醫院急診科就診。
推薦科室 急診科
2、您如果伴有惡心、嘔吐、發熱、大便中帶有血和膿液
就診建議可能為痢疾,建議立即醫院消化內科就診。
推薦科室 消化內科
3、如果您腹瀉頻繁甚至大便為水樣或伴有發熱?
就診建議可能為急性腸胃炎引起,建議立即醫院消化內科就診。
推薦科室 消化內科
4、如果您吃了海鮮、牛奶或雞蛋等食物后出現腹瀉
就診建議可能為食物過敏或食物不耐受,建議盡量不吃這些食物,并去過敏反應科就診。
推薦科室 過敏反應科
5、如果您伴有鼻塞、流涕、打噴嚏、頭痛或嘔吐等癥狀:
就診建議:可能為胃腸型感冒引起的腹瀉,建議盡快醫院消化內科就診。
推薦科室:消化內科
6、如果患兒剛出生不久,且大便呈噴射樣
就診建議孩子可能對外界食物過敏或消化酶的缺陷,建議立即兒科就診。
推薦科室 兒科
7、如果孩子的食物中是否加了很多糖:
就診建議:腹瀉可能是因為孩子無法消化過量的糖。建議參考嬰兒食物標簽上的說明,少給孩子喝甜飲料。若腹瀉嚴重建議立即兒科就診。
推薦科室:兒科
8、孩子是否剛剛從吃流食過度到吃硬的食物
就診建議如果符合上述情況,腹瀉可能是由于孩子對硬食物不適應引起,也不排除存在胃腸道疾病的可能,如果腹瀉持續或加重,建議立即醫院兒科就診。
推薦科室 兒科
如果并無上述情況,但癥狀扔持續,且原因未明,建議盡快醫院兒科進一步檢查。
推薦科室 兒科
9、如果腹瀉與便秘交替出現,或伴有腹脹
就診建議:可能為胃腸功能紊亂,建議盡快消化內科就診。
推薦科室:消化內科
10、如果腹瀉很久了,而且大便很臭,呈油狀:
就診建議可能為消化不良或腸道慢性炎癥,建議立即醫院消化內科進一步檢查。
推薦科室 消化內科
11、如果您伴有腹痛、午后低熱、乏力、消瘦
就診建議可能為腸結核,建議盡快醫院感染科就診。
推薦科室 感染科
12、如果您伴有下腹部疼痛,并出現如鼻涕一樣的黏液便
就診建議可能為潰瘍性結腸炎,建議盡快醫院消化內科就診。
推薦科室 消化內科
13、如果您伴有大便帶血和粘液、體重減輕和貧血等癥狀
就診建議可能為腸癌,建議盡快醫院消化內科或腫瘤科就診。
推薦科室 腫瘤科 消化內科
14、如果您正長期服用某些藥物
就診建議可能是藥物引起的腹瀉,建議咨詢相關醫生,必要時調整藥物。
15、如果您存在嚴重的精神壓力
就診建議精神緊張或壓力過大也可導致腹瀉,建議減輕精神壓力,若癥狀不緩解去神經內科或消化內科就診。
推薦科室 神經內科 消化內科
16、如果您均無上述情況
就診建議可能為其他慢性胃腸感染性疾病,建議盡快醫院消化內科就診。
推薦科室 消化內科
建議需要做的化驗檢查
腹瀉是指大便次數增多而糞便稀薄或含有黏液、膿血的情況。它可見于急性和慢性腸炎、過敏性腸炎、腸結核、各種消化系統腫瘤、肝炎、慢性胰腺炎、甲狀腺功能亢進等。除選做腹部B超、CT、 X線鋇劑灌腸、纖維結腸鏡檢查外,以下化驗檢查有助于腹瀉的鑒別診斷:糞便常規檢查、糞便培養、血常規檢查、舊結核菌素、肝功能檢查、甲狀腺功能檢查、血沉(ESR)測定。檢查項有白細胞(WBC或LEU)、嗜酸性粒細胞(E)直接計數、紅細胞(RBC或BLC)、血紅蛋白(Hb或HGB)、血沉(ESR)、糞病原體檢查、糞常規檢驗報告單、血清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或GPT)、血清甲狀腺素(T4)、血清游離甲狀腺素(FT4)、血清三碘甲狀腺原氨酸(T3)、血清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FT3)、舊結核菌素(OT)或結核菌素純蛋白衍化物(PPD)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