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與其他病因的關節炎、亞急性細菌性心內膜炎、心肌炎等疾病鑒別。
1.其他病因的關節炎
(1)類風濕關節炎:為多發性對稱性指掌等小關節炎。其特征是伴有“晨僵”和手指紡錘形腫脹,后期出現關節畸形。臨床上心臟損害較少,但超聲心動圖檢查可以早期發現心包病變和瓣膜損害。X線顯示關節面破壞,關節間隙變窄,鄰近骨組織有骨質疏松。血清類風濕因子陽性。
(2)膿毒血癥引起的遷延性關節炎:常有原發感染的癥候,血液及骨髓細菌培養多呈陽性,且關節內滲出液有化膿趨勢,并可找到病原菌。
(3)結核菌感染過敏性關節炎(Poncet病):體內非關節部位有確切的結核感染灶,經常有反復發作的關節炎表現,但一般情況良好,X線顯示無骨質破壞。水楊酸類藥物治療癥狀可緩解但反復發作,經抗結核治療后癥狀消退。
(4)結核性關節炎:多為單個關節受累,好發于經常活動受摩擦或負重的關節,如髖、胸椎、腰椎或膝關節,關節疼痛但無紅腫,心臟無病變,常有其他部位的結核病灶。X線顯示骨質破壞。可出現結節性紅斑。抗風濕治療無效,抗結核治療有效。
(5)白血病、淋巴瘤和肉芽腫:據報道白血病可有10%病例出現發熱和急性多發性關節炎癥狀,且關節炎表現可先于周圍血象的變化,因而導致誤診。應注意血象和骨髓象的變化。其他淋巴瘤和良性肉芽腫也有類似的報告。
(6)萊姆病(Lyme病):此病是由蜱傳播的一種流行病。通常在蜱叮咬后3~21天出現癥狀。臨床表現為發熱,慢性游走性皮膚紅斑,反復發作性不對稱性關節炎。多發生于大關節,可有心臟損害,多影響傳導系統,心電圖示不同程度的房室傳導阻滯。亦可出現神經癥狀,如舞蹈癥、腦膜腦炎、脊髓炎、面神經麻痹等。實驗室檢查循環免疫復合物陽性,血沉增快。血清特異性抗體測定可資鑒別。
2.亞急性感染性心內膜炎
多見于原有心瓣膜病變者。有進行性貧血,脾臟腫大,瘀點瘀斑,杵狀指,可有腦、腎或肺等不同部位的栓塞癥狀,反復血培養陽性。超聲心動圖可在瓣膜上發現贅生物。
3.病毒性心肌炎
發病前或發病時常有呼吸道或腸道病毒感染,主要累及部位在心肌,偶可累及心包,極少侵犯心內膜。發熱時間較短,可有關節痛,但無關節炎。心尖區第一心音減低及二級收縮期雜音。心律失常多見。無環形紅斑、皮下結節等。實驗室檢查示白細胞減少或正常,血沉、ASO、C反應蛋白均正常。補體結合試驗及中和抗體陽性。心肌活檢可分離出病毒。
4.鏈球菌感染后狀態(鏈球菌感染綜合征)
在急性鏈球菌感染的同時或感染后2~3周出現低熱,乏力,關節酸痛,血沉增快,ASO陽性。心電圖可有一過性過早搏動或輕度ST-T改變,但無心臟擴大或明顯雜音。經抗生素治療控制感染后,癥狀迅速消失,不再復發。
5.系統性紅斑狼瘡
本病有發熱、關節痛、心臟炎、腎臟病變等,類似風濕熱,但有對稱性面部蝶形紅斑,白細胞計數減少,ASO陰性,血中抗核抗體、抗雙鏈DNA抗體,有時有抗Sm抗體陽性,有助于排除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