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癥是一種嚴重的精神類疾病,給患者的心理帶來了巨大的創傷,同時也讓患者家屬陷入極大的痛苦。精神分裂癥發病率的居高不下,給我們的社會帶來了不可估量的影響。精神分裂癥這種疾病的發病原因很多,其中之一就是社會原因。下面,就來淺談一下精神分裂癥的社會因素。
所謂的社會因素,嚴格來說其實就是我們所處的整個成長環境。它的構成非常復雜,從廣義上來講,都包括經濟環境、家庭環境、社會環境以及文化環境等諸多層面。各種環境綜合影響,相互作用而形成了精神分裂癥發病的社會原因。
社會原因是一個很大的范疇,其中家庭的幸福感是一個很重要的方面。有外國專家做過研究發現,精神分裂癥患者有很大一部分在童年都遇到過家庭變故。比如,失去親人、父母離異等。這種家庭變故在精神分裂癥患者的心理上形成了潛移默化的影響,久而久之,就會導致其性格的乖張、變異,如果得不到合理的疏導,長期積累就容易產生精神分裂癥。
另外,家庭幸福感還表現在家庭的和諧方面。許多家庭對子女過于溺愛、教育方法欠佳,或者過于專橫跋扈的家長式作風,動輒就用武力解決問題,這樣的家庭缺乏和諧感,孩子的幸福感偏低,時間長了也容易形成一種古怪的個性,對自身的成長非常不利。
除了家庭幸福感方面,我們所處的外部環境,如工作、經濟地位、所接受的教育,以及在人際交往中的關系等,都與精神分裂癥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有調查表明,在貧困階層中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發病比例要明顯高于富裕階層,在低文化群體中精神分裂癥的發病率高于有高文化階層。這從一個側面說明,精神分裂癥的發病與經濟條件也有著內在的關聯的。當然,精神分裂癥并不是一種因素影響的結果,而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比如美國,它的經濟、政治、文化、教育、科技、醫療等各個方面都首屈一指,沒有一個國家可以超越,但它的國民中精神疾病的發病率卻居高不下。這也從一個側面印證,精神分裂癥并不僅僅是經濟因素所決定的。
如今,精神分裂癥疾病的高發,給我們這個社會帶來了極大的負面影響。有調查顯示,我國的精神病患者比五十年代增加了三倍,已經成為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不得不讓我們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