癥瘕的檢查項目包括婦科檢查,B超、宮腔鏡、腹腔鏡、子宮輸卵管造影等檢查協助確診。注意結合相關的腫瘤標志物檢查等,排除惡性腫瘤。若包塊較大者可見小腹部隆起,或可于腹壁上捫及包塊:包塊較小者往往需運用西區的雙合診或三合診檢查,才能確其包塊部位,大小、軟硬、觸痛等,以助診斷。
常見癥瘕診斷方式如下
1.陰道鏡檢查
陰道鏡可將宮頸表面放大lo一40倍,能觀察到宮頸表面肉眼看不到偽微小變化,包括血管形態以及上皮細胞的改變,對宮頸癌的普查及早期診斷有一定的臨床應用價值。這種檢查病人無痛苦,可反復進行。對可疑病變陰道鏡能準確定位,從而提高活體組織檢查的準確性。
2.活組織病理檢查
對可疑有病變部位可利用不同方法采取小部分組織進行病理學檢查。采取組織所用的方法有:切取法、鉗取法、穿刺法、刮取法等。對外陰、陰道、宮頸可看到的病變可采取切取法或鉗切法;對子宮內膜及子宮頸管的病變則需用刮匙刮取即所謂的診刮法;對某些卵巢的病變可用穿刺法。取活體組織進行病理檢查是目前診斷癌瘤最可靠、最準確的方法,是避免誤診的有力措施,是選擇治療方法的依據之一。經手術切除的整塊全部腫瘤標本也要送病理檢查以作最后診斷。
3.內窺鏡檢查
婦科目前常用的內窺鏡有官腔鏡和腹腔鏡。借助官腔鏡可以·直接觀察到子宮內膜和官腔形狀的改變,腹腔鏡則可觀察到卵巢、輸卵管及子宮表面及其周圍器官甚至上腹部的情況。內窺鏡檢查病人痛苦小,直觀,診斷準確率高,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4.B超檢查
是利用向體內發射超聲波并接收其回聲信號,根據所顯示的聲像圖診斷疾病的方法。它可以查清腫瘤的大小、位置與周圍器官的關系、腫瘤內部情況等。B超檢查簡便易行,無創傷,可以重復進行,診斷符合率高,是目前廣泛應用的診斷手段之一,已在各級醫院普及。
5.CT及核磁共振成像
CT是通過檢測人體不同組織對x線的吸收量,由計算機處理所獲得的高分辨率x線圖像。CT檢查能較準確地顯示腫瘤全貌,從而可詳細了解腫瘤情況。核磁共振成像(MRl)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一項新技術,其圖像逼真,是輔助診斷腫瘤的有效手段。但CT和MRI價格較昂貴,其臨床應用受到一定限制。
6.血液學檢查
某些婦科腫瘤可產生一些特殊的抗原物質、激素、酶等,還可引起血中一些生化指標的改變。通過不同的方法,可以對這些物質進行檢測,從而協助診斷腫瘤。在婦科腫瘤的診斷中已應用的有CAl25、CEA(癌胚抗原)甲胎蛋白(AFP),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LG)等。
溫馨提示
癥瘕的辨證,重在辨善惡、辨血氣、辨新久。大凡惡性腫瘤或良性腫瘤惡變時,腫塊生長迅速,病程短,婦科檢查腫塊固定,實質性或半實質性,硬或結節狀不平,常有腹水,且多為血性,可查到癌細胞;良性腫瘤生長慢,病程長。婦科檢查,見腫塊活動,呈囊性或囊實性,表面光滑者,一般情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