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肝炎患者分為黃疸型與無黃疸型兩類,其中黃疸肝炎患者由于黃疸難以消退,對患者肝臟及多臟器造成損害,中醫通過臨床實踐,總結出以下中藥處方對消退黃疸效果較好。下面我們一起看看急性肝炎的重要治療方法吧。
處方1
赤芍、茵陳、水牛角、丹參(丹參【譯】:又名赤參,紫丹參,紅根等。為雙子葉植物唇形科,干燥根及根莖。)、丹皮、生地、菖蒲、茜草、郁金、梔子、黃柏、大黃(后下)、升麻、甘草。方中水牛角、梔子、升麻、菖蒲清熱、解毒、通竅;丹皮、生地清熱、涼營、養陰,茵陳、黃柏、虎杖清熱退黃;大黃通腑瀉熱;葛根、丹參、赤芍活血退黃。中期熱毒已減,濕熱之邪偏盛故改為茵陳四苓湯以清熱,利濕,退黃。
處方2
赤芍、茵陳、茯苓、丹參、麥芽、澤瀉、紫蘇、木瓜、檳榔、梔子、郁金、黃柏、虎杖、田基黃、甘草。方中茵陳四苓湯清熱利濕退黃,紫蘇、木瓜、檳榔調節脾胃之氣機;梔子,黃柏、虎杖、郁金清熱利濕解毒;丹參、赤芍、田基黃活血退黃。
處方3
赤芍、茵陳、丹參、生黃芪、太子參、紅花籽、虎杖、麥芽、鱉甲、滑石、豬苓、阿膠(烊化)、麥冬、生地、川子、枸杞、當歸、田基黃。方中豬苓湯育陰利水,一貫煎養肝柔肝,配茵陳、赤芍、丹參、虎杖、田基黃退黃,活血;紅花籽、鱉甲軟堅散結;黃芪、太子參扶正固本。
肝炎后高膽紅素血癥、肝炎后綜合征、肝炎后脂肪肝等是肝炎治愈后常出現的并發癥,對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影響,應及時采取治療措施,可根據具體情況制定中醫處方。
1、肝炎后高膽紅素血癥
肝炎治愈后黃疸持續不退,化驗檢查除間接膽紅素輕度增高以外,其余各項肝功能檢查都正常。
處方:黃芪、當歸、赤芍、丹皮、郁金,水煎服,每日服1劑。也可服用熊膽膠囊、烏雞白鳳丸、河車大造丸等中成藥。
2、肝炎后綜合征
肝炎治愈后患者出現惡心、腹脹、腹瀉、肝區疼痛,伴有頭暈、頭痛、多汗、皮膚瘙癢、情緒不穩定、注意力不集中、失眠、多夢等癥狀,但無肝臟炎癥。
處方:柴胡、白術、茯苓、厚樸、枳殼、炒谷麥芽、懷山藥、沙參、麥冬,水煎服,每日服1劑。
3、肝炎后脂肪肝
肝炎治愈后過度休息和營養造成體內的能量消耗不掉而轉化成脂肪,大量的脂肪沉積在肝臟內,形成脂肪肝。
處方:焦山楂、草決明,澤瀉、大黃,用水煎,代茶飲,也可使用復方降脂片、絞股藍總甙片、煙酸肌醇酯等降脂藥物來治療。
溫馨提示
急性肝炎患者必須臥床休息,靜心養病,這是順利度過危險期的關鍵。北京如何護理急性肝炎_(北京肝病醫院)靜臥可增加肝臟的血流量,促使受損的肝臟得以恢復。患者要以平常心來對待疾病。情緒愉悅,樂觀豁達,將生死置之度外,又對治療充滿信心的病人,病情會日趨好轉,順利康復。
【參考文獻:《肝病診斷新技術》《肝病康復指南》】